《生死功课》--关于生死,我们思考的太少

生死功课.jpg

首先,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关于生死的书,写这本书的作者是一名记者,站在记者和学生的角度跟随一位叫做诺玛的教授在大学里所开的一门课程《透视死亡》四年之久。内容关于这门课程,教授,选修这门课的学生们的真实故事。

《相约星期二》这本书也被诺玛教授列为这门课的必读书籍之一。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的阶段也多次被提到。所以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生死的书,更是一本心理学书籍。

看完这本书,对人世间的疾苦有更深的理解。拿自己经历的所谓生活中的不幸和苦楚和书中任何一位人物相比,都是小巫见大巫。

教授会带着学生去公墓、去穷苦的场所,而不管是教授还是学生,很多人都是经历了很多苦楚的,书中也描述了很多人生命的消逝。这本书会让你看到生死功课的真实本质。

死亡教育,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我们大多数人都没能好好的面对死亡,这块的教育也特别的匮乏。

最近几个月在重新翻看《与神对话1》,书中多次提到死亡。灵魂选择肉身来体验生命,因为灵魂只有通过有形的肉身才能经历爱和美好的对立面,当灵魂决定离开肉身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死亡的时候。并不是一件悲哀或者值得伤心和恐惧的事情。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活得通透的人或者很有灵性的人从来不惧怕死亡,反而会认为死亡是某种提升。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轮回这件事。灵魂一次次经历肉身就是轮回。以前看过一些书说到世界上有些人能记得上辈子或者好几辈子之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更有些灵性疗愈的方法能让人回到前世去溯源,找到今世不得解的答案。作为传统教育塑造出来的人,我以前也不信,但越来越信。以前很多事情不理解,后面看的书多了,经历的事情多了,以前不理解的事情慢慢就理解了。以前有个朋友跟我聊天说某某地方有个人很厉害,很多快要死的人找到他,他用手摸摸人家,人家就痊愈了。以前觉得是扯淡,现在好像慢慢理解了。

因为世界有太多未知了,我们知道的太少了,而更多时候我们太容易活在自己的被赋予的观念下。
格局越大,视野站的越高,能理解的事情就越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努力过不一定会有回报,但是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这句话一直都记得的,所以我知道一定要朝着目标坚持!走在路上,可能暂时...
    7Amy阅读 1,670评论 0 0
  • 思翼悄悄许,默默向苍穹。谒访唐诗岛,河汉宋词涌。 追星贤古圣,道德庄孟铭。佛偈甘露雨,觉发地青萌。
    真如自在阅读 1,612评论 4 6
  • 随着年龄、外在环境、紫外线、自由基等因素,都会导致胶原蛋白流失。 胶原蛋白流失所带来的一系列皮肤问题:干燥、无光、...
    安羽小日记阅读 4,077评论 0 0
  • 青年时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心中有梦,不断攀爬;青年时期也是最迷茫的时期,时而孤独,时而失意。 如今风华正茂的你...
    洪涛HT阅读 2,73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