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其实很早以前我就在想这个问题,对于歧视我自认为是不对的,因为最基本的常识,看人看事要分两面,good side & bad side.
所以在我们看待小米这件事情上其实也应该分为两个方面去考虑。当然很多人可能会说,小米的员工已经道歉了这不就代表着他们已经是错的了么。
当然,在影响上小米是通过认错道歉的方式,做了相应的危机公关,但是我们仔细思考一下这事件背后到底存在着怎样的一种歧视链就不难反向推出其实这种自顶向下的歧视关系。
事件回顾
小米9月22日在郑州大学举办招聘宣讲会,负责宣讲会的一名小米员工表示:“如果你是英语或者阿拉伯语专业都可以来,因为我们有海外市场。如果你是日语专业的学生,那你可以走了,或者我建议你们去从事[电影事业]。“
该言论遭到部分日语专业学生的抵制,声称已经涉嫌对日语专业的歧视。
昨天下午,涉事员工在个人微博发布声明,承认自己当时言辞不当,并称已在当日上午向学生当面道歉。
对此,今天下午,小米官方微博@小米公司发言人,发布道歉声明,“关于郑州大学校招过程中,因我司员工发表不当言论所造成的社会不良影响,小米公司正式向公众道歉。小米将重点加强内部员工行为准则的培训,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感谢网友跟媒体的监督与批评。 ”
以上是新闻中,小米做出的应对之法。
事件思考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这个校招的人员,你面对几百上千可能不对口的同学,当然你可能不会像事件中这个人这样出言侮辱(也许当事人只是开玩笑,但是可能因为情商低下,开错了点),但是你也要想办法拒绝他们而且是在你们公开提出不限专业的情况下。那你们会怎么做呢?
那我们再考虑一个问题,如果说你们不招收或者说招收日语专业的人很低的情况下,是否小米的宣传部门也有相应的责任呢,招聘信息不实,这可不仅仅是道歉能解决的问题了,如果深究也有可能涉及到法律层面。
那从这个层面继续往下思考,在社招中,大公司都会存在的一个问题,我觉得大多数的应聘过大公司的人都会遇到过一个问题,就是投出去的简历可能大多数都无法收到回复,或者都不会过第一轮的hr筛选简历的那一关。而校招反而会相应的比较容易。所以,你们认为校招的时候,大公司为什么要在要求上不限制呢?
我在我的角度上总结了几点:
响应国家政策,解决就业率。
相信大多数公司都会有此类政策,因为这些国企,大企业是帮助国家解决就业问题,实现就业率持续增长的首要原因工作经验较少,好管理
相信每个工作过的人都会知道,实习生最好带,也最听话。而一般进入职场几年之后的员工,或多或少都会沾染一些各个企业不同的习气,有好有坏,在管理和制度上可制约的方面更少。干活更卖力,更努力
就是因为没有工作经验,所以对于前辈们的指导,响应会更积极,对于不会的技能以及交给的任务,也许在完成度上会有所减少,但是在修改和响应的速度会更快,学习能力也会更强。工资低,更愿意加班
这点相信我不用多说,如果任何一个毕业生来说,加班可能都会是常事,在比较忙大企业里,因为你的工作效率更低,在以学习为主的前几年里,任何可以学的东西,一般都是发生在上班的时间,虽然不能说100%加班会学到东西,但是加班多的人,一般都会在某些方面有所擅长。……
其实还有许多方面可以总结,我们回到问题本身,就是因为以上这些原因,企业当然会在每年春秋两季校招的时候招收很多人,也响应导致了招收员工的良莠不齐。
我们假想一下自己是企业的招聘者,这个时候如果在这些没有工作经验的人之中,我们是招收学校更优秀的学生,还是招收那些更低档学校的人呢?
毫无疑问是好学校,如果有一本为什么还要专科,如果有211为啥还要普通本科,如果有985那211的先等等吧。我觉得是个正常人都会这样选择,这种歧视链歧视并不是真正的歧视,而是在很大基础上是根据我们的高考制度得来的,高考万人过独木桥,在当年那场大战里,三年的学习成果通过高考给你们分了阶梯。也就是因为当年你的不努力,又或者时运不济导致了现在的阶层。
- 那我们再来思考一下企业是否只看学历呢?答案当然是不。
我们在新闻里不止一次看过,从一个三本或者专科,直接考入清华读研究生,某专科学校学生出国后变身全球知名学校研究生,研究成果惊人。这些都是新闻上经常播的,而大多数企业也在招聘公告上写着,有特长者,在某一领域有突出贡献者优先。
学历不是一切但是如果你对于自己所喜欢的事都不会的话,那企业自然也不会收你。
诚然小米郑大招聘的人在招聘时发生了问题,但是我想作为学日语的,如何在对方说出这种话之后,理清思路,用正确的方法方式反驳他,分析你所学的专业可以为企业带来何种效益,这样比这个道歉来的实际有效果得多,当然他做错了,但是我想作为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想说
给你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是北京人,我身边大多数的人都出国留学,而我本科时学了双学位,工作至今三年。现在他们大部分回国,工资是我的三分之一。我这几年去了很多国家,做了很多我认为有意义的事。当然也有的朋友在国外就业,工资是我的好几倍。
同事1,另一个大城市来北京工作,工作能力极差,每日浑浑噩噩度日。
同事2,来自小城市,之前学历不好,比我工作还早好几年,后来考了中科院的研究生,现在中科院毕业,有北京户口,按揭买了房,带着女儿落了户。工资年薪30+。
同事3,来自一个人口极多的大省小城,据说毗邻省会,学历不好,能力很差,对继续学习没有兴趣,满足现状。
每个地方都会出不一样的人,能踏实下来的学习努力的人,总会过得更好,反之,即使条件再优越的人也无法让一个人的劣根性得到抹除。
让自己更丰富,更努力,更上进。努力摆脱你所处的歧视链所处的阶层,自然也就不会有其他人来歧视你了,就好比几年前海龟是多金的代表,而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其实海龟也是有金龟和草龟之分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