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商学院个人篇01

高效能人士的七种习惯

131-132

131你可能连杯子都要换掉|思维转换

每个人都在以他的理解力和经历,构建自己的思维模式,然后再用这个思维模式,理解这个世界。思维转换,就是改变你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如果我们只想发生较小的变化那么专注于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就可以了,比如把杯子倒空;但如果你想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那就需要“思维转换”,可能连杯子都要换掉。(认真斟酌)

运用:打开“思维转换”开关的几个建议

第一,多读书,多交友,多旅行。

每本书,每个人,都是一套“思维模式”。

- 读什么书呢?如何读呢?书籍可以参考罗辑思维推荐的书。如何读呢,推荐《如何阅读一本书》。

- 人,通过交流了解到不同的思维模式。

- 旅行,当地的文化造就不同的思维。

第二,把自己放进别人的鞋子里。

每次争论,都是特别好的练习“思维转换”的机会。试着用对方的观点,说服自己。也就是:把自己放进别人的鞋子里。

- 除了作者提的这些建议,还能想到其他不同的建议吗?

- 自己曾经有过思维转换时候吗?

132-独立,是不成熟的表现|成熟模式图

概念:什么是成熟

依赖显然不成熟,独立其实也不成熟,只有基于彼此优势的互相依赖才是真正的成熟。

- 可以从最简单的情侣关系,夫妻关系入手,想想你们是相互独立,还是相互依赖,还是基于彼此优势的互相依赖呢?

- 想想自己和工作的关系,和公司的关系。

- 想想自己不可替代的,可以拿去被别人“互赖”的东西是什么?

- 为什么现如今离婚率那么高,就是彼此可以替换,道理都是想通,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如何成为彼此优势互赖的对象。

成熟模式图——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一,从依赖到达独立的“个人成功”阶段。

- 问问自己:我现在处在那一阶段?或者是处在依赖到达独立的双重阶段,只是还没被社会检验而已,看似独立却还是依赖型。

如何实现独立?史蒂芬说认为,有三个习惯可以帮你:积极主动,就是从“我不得不做”,变成“我想做”;以终为始,就是“先在脑海中构建未来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未来”;要事第一,就是“多做重要的事情,就会减少紧急的事情”。

第二从独立到达互赖的“公众成功”阶段。

如何实现互赖?史蒂芬认为有另外三个习惯可以帮你:双赢思维就是“要不然你也成功,只有我的成功我不要”;知彼解己,就是“比被别人理解更重要的,是理解别人”,统合综效就是“你相不相信你可以和竞争对手共赢”。

最后第七个习惯就是,不断更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