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天气阴晴难辨,我和老姐一商量,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找一个没去过的区,没去过的公园,顺道打卡当地美食。
原谅我在生活地习惯以“宅家为荣”!好多咱大武汉各区的美景没有打卡过,很多的美食,我只是对着图片垂涎欲滴。
最后,锁定青山公园,主要原因源自官网上温馨提示:一年只开放一个月的杜鹃花馆在四月开馆了。
说走咱就走,早早开车到青山公园停车场,把车停好后,公园广场各种广播的喧嚣从几百米外传来,大家真早啊!
我们在附近的早餐店过早之后,经过公园广场,占据广场最中心地段的“丝绸贸易展”,各种大喇叭正在卖力地吆喝;几个不同类别的广场舞,聚集着属于自己的队员,大家正在那里翩翩起舞。
穿过广场,来到“青山公园”正门口,应该是几个学校的春游活动正在集合中,穿着不同校服的学生们,三三两两站在大树阴凉处说说笑笑!
各种声音聚集在一起,增添些许生活烟火气,可能是我公司-家两点一线多年,又不喜逛街购物,好久没有在大清早感受到如此多的生活五线谱,虽说少了安静轻松的愉悦感,莫名还是挺高兴的。
我们顺着公园大门指示牌,右转没多远,来到了第一站“杜鹃园”,古色古香的苏州庭院风格,看上去不大,走进去才发现别有洞天。
我们还是来晚了,里面游客好多啊!实话说,花园中三分之一的花已经谢败了,正在怒放的还是经常见到的那个俗艳的玫红色,我本就没有报很大兴趣而来,见此情景,也无多大失望之感 ,陪着老爸老妈出来转一转就好了!
后面这些话我能说吗?为什么有些犹豫,是不是下面我要说的是比我稍许年长一些些的姐姐吗?不代表全部啊,只说我亲眼看见的那两个姐姐啊!
唉!
为什么媒体报道都是在说些“这大妈怎样?那大妈么样?”我和我身边同龄女性也就此专题小范围讨论过。不知道我们在退休之后是不是也会这样呐?应该不会吧!
杜鹃园里沿着园区,随处可见小小的沟渠,水清见底,在靠近园区门口河渠边上有一株,真的是只有一株杜鹃花开得茂盛,只是花仙子是颜色纯白色,仅此而已。
园区管理员估计是担心近日阴雨连绵不断,土地泥泞湿滑,他们细心做了简易隔断,在两棵小树拉了一根低矮隔离绳(到腰部位置),在中间地上放置安全警示牌。
我们刚进门时,看见这株花,只是看了一眼就走进去了。我们都没有想起来拍张照。
等我们在园区整个溜达完一圈后,再从这个大门经过时,很多游客估计和我们都是朝着一个方向看过去。
那株白色杜鹃花的两旁,各有一位穿着同款白色纱裙的大姐蹲着,手持一枝花,小渠对岸,有一位与她们同龄男士正在指导她们如何摆姿势拍照。
这时候,正好进出游客都堵在门口,不知道是不是“观众”有些多,这两位大姐拍完照后,轻车熟路地直接从隔离绳索下麻利地俯身钻出。
拍照时“笑颜如花”,拍完之后“化身大侠”般躬身钻出的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然后从我们身边挤过,消失在我们背后的园子里。
不说多了,说多了,看上去有些发福成熟的身形,说不准还没有我和老姐年龄大呢!图啥呢?只能说我是没有觉得为什么要这样去拍照?她们的人生记忆中会因为这张近身“美照”而有什么特别吗?
她们的乐趣我是体会不到!但是......
我和老姐面面相觑,彼此心中的想法保持一致!
走出杜鹃园,来到公园园区后半段,游人明显少了很多。我们这才开启心目中的游园之行,老爸开始比较家门口那个公园和这个公园的优劣,老妈发表点评。我和老姐没有发言权,不做任何评价。
只是,老姐一会儿递给老爸一杯温茶,我一会儿递给老妈一支她爱吃的山楂棒棒糖,左右大丫鬟小丫头细心伺候着。
慢慢地,也将整个园区游览个七七八八。
早上还飘着的毛毛雨,一下子放晴了,大太阳一发威,让人不适的湿热之感覆盖身体的每一个毛孔,走吧,正好到午饭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