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藏在记忆深处的岁月,开始模糊也逐渐退却。家啊——我待了很多年,但我也时常离开。我对它既熟悉,又陌生,我渴望回到它的怀抱,也想要逃离……最让我不舍的乃是至亲以及那让我看了好几年也不会腻的自然风光。
我待在我家的日子基本上只有假期。小学的时候我爸妈要去外省务工,我被寄托在奶奶家或者外婆家。两边跑,不想住奶奶家了就住外婆家。小学要等暑假哥哥姐姐他们回家后我才回到真正属于我的家,其次就是等过年才回家一起过年。再后来上了初高中直接换了个市,也是只能大长假才能回家。就这样,家与我的故事并不是很多,记忆也逐渐在我的脑海里面慢慢被抹去。
外省人记忆里的贵州很穷,路也很不平。十年前的贵州确实如此。去到哪里都要走很长时间的路,路非常崎岖,弯弯拐拐,尤其是下雨天,坑坑洼洼的路面会出现很多水塘,有很多泥泞溅到裤子上和鞋上。很少有人坐车,由于坐车次数少,一路上颠簸,很不习惯,回到家总是晕得难受。我的父母一辈很穷,但是他们很努力,也很辛苦。住宅也很不好,我见过土房,也见过草房,有瓦房的人家都是较好的。我亲眼见证了我父母用他们的把石头从山上背到家,用锤一锤一锤的敲碎,一块砖一块砖的砌起了墙。这才有了为我们这些子女遮风挡雨的家。
那一辈的父母总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他们穷怕了,可也要把最好的留给我们。那时候的家长赶街回来后,不想乱花钱给小孩买零食,总是骗小孩说:“卖好吃零食的那家店老板死了”。没有办法,他们实在没有那么多钱可以再买多余的东西,只能撒这样的谎来哄骗孩子。衣服更是,第一个孩子穿了,第二个孩子穿,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一条河流的注水,却使我们乡的人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大变化。河水涨啊涨,外婆搬了家,童年玩伴没有了,田地被淹了。很多搬走的村民得到了赔款,他们搬到了城里,生活条件,交通,医疗……都得到了很好的服务。还有一部分高处还能居住的村民没有搬走,我家也依旧在。
可能是这河水涨了的缘故,也可能是国家政策——带领全体人民奔向小康社会,让人民吃得饱穿得暖。这里的人家户都受到了关注,政府发放粮食,发放树苗、粮种给村里人种。以前破烂的桥被淹没了,重新修了一座稳固、宏伟的承载着那个镇人民幸福的桥。
每至春来,必见樱花花海、麦田、油菜花花海;每至夏季,总有不少蓝天白云,总是有闲人垂钓,经过雨落后,捡着鱼也常有;每至秋天,就会遇见一个绿意盎然而又丰收满满的好风景;冬季啊,不再需外出寻找食物了,只见村民有钱办酒了,他们养育的儿女到了谈婚论嫁,不少鞭炮声在庆祝着。樱桃、桃、苦李、核桃、橘子、板栗等,应季食物总是常有,在这个宝藏之地。
这两年变化最大的就是车路的修建,柏油马路,平坦了许多,弯也少了,车辆也多了,甚至修到家门口了。再次就是政府对老年人关注很大,对于高血糖、高血压,“两高”得到免费检查,免费治疗。村里面每家每户门口都安装上了高高的太阳能灯,村里面不再是漆黑一片,灯火通明的村庄是夜晚最美的风景。去年回家之前,还有人来给每家每户修水池、洗澡间、灶台。甚至在村里面买米,小卖部老板都会送货上门了。村民和谐,热情,互帮互助,善良。
是纳雍河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它带给我们幸福,带给我们食物,带给我们美丽的风景。纳雍河啊,清澈见底,山倒映在水里,融为一体。波光粼粼的河面,带来的风很大,深受它的抚摸,别埋怨,那是它在向我们表达爱意。
我的家乡在贵州毕节的纳雍河,一个偏远的小乡镇。没有都市的繁华,但有田园的宁静安详;没有都市的灯红酒绿,但有五彩斑斓的作物风光;没有都市的车水马龙,但有田园的欢快鸟鸣;没有都市的高楼林立,但有田园的绿树成荫……它一直保持着一种独特的魅力,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欢迎来到我的家乡,一起邂逅一场不平凡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