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日是父亲节,写作班的作业,当然逃不开它。但对于这个选题,我却视而不见,总感觉没有素材可写。因为我的生活中,母亲才是主心骨。
然而,下午在水上乐园歇息时,读了冯尘老师的《二胎,是一场美好的遇见》,那些温暖的文字,瞬间勾起我的回忆。
和父母住一起的时光,才叫童年。那时,我们一家四口住在基层单位的宿舍里,一横一纵,两排平房,有菜园、有果树,还有一个可以四处奔跑的大院子。
虽然是住在乡下,但从小我就知道,我和村子里的孩子不一样。不用割稻谷,不用上山砍柴,不用洗衣做饭、干农活,每天有大把的时间,想着怎么玩。
1、童年中的父亲
大自然,是生活的调剂品,我摸索出很多趣味。院子附近有棵扇子形状的树,我爬上树,捕知了,然后用几块砖垒起,拿来锅,生火烤着吃。锅被烧坏后,父亲气地想动手打人,我一看形势不对,没有乖乖就范,转身撒腿就跑。
穿过敞开式的院子,旁边就是一条砂石路,来来往往的车子穿梭而过,父亲在身后追,我则跑的更快。每次,母亲看到这种场景,生怕会出事,总是喝令住父亲,不许他追我。
调皮捣蛋的我,从小没少挨骂。罪名最多的,当然是指责我这个大了两岁的姐姐,没有让着弟弟。有次,我带着弟弟去一个水潭里玩跳水,两米的落差,纵身一跳,在炎热的夏天,简直是透心凉。水性不好,不会游泳的我,每次钻入水里后,都会呛一鼻子的水,但还是乐此不疲。
回家后,身上的衣服还没干透,看出蛛丝马迹的父亲,拿起竹条就准备抽人。情急之下,想起平日里总因为弟弟连累被骂,就把责任往他身上一推。不一会儿,他的小腿上,就有一条条红色的印记。站在旁边的我,看了触目惊心,也后悔自己的鲁莽失言。
大部分的时候,父亲还是很温和的。他喜欢用胡子扎我的脸,逗我咯咯笑,可有一次我却把他惹哭了。那时,家里经济条件有限,赶集时买的饼干、零食,都是每天定量分发给我们。我嘴馋,吃地不过瘾,趁着房间没人,就偷偷拿了方凳,爬上去,转动钥匙开柜子。
可能是我太紧张,又或许是动作大,门突然松动,柜子上菱形的装饰品直插入我头脑上方。痛感让我忘记了打扫战场,赶紧溜回自己房间,用手一摸,红色血迹,映入眼帘。我随手拿起桌上的报纸,按住伤口。收衣服回房的母亲,看到打开的柜子,明白了一切,跑到隔壁房间,看到吓坏了的我。
此时,父亲正好开着拖拉机下班了,看到受伤的我,赶紧送去镇里的医院。看着医生替我清洗伤口,缝了几针,父亲心疼地直掉眼泪。回家前,还买了些营养品,准备把我流失的血给补回来。(现在想来,我整天懵懵懂懂的,应该就是那次事故的后遗症)
四年级时,我转到了镇上读小学,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叔叔结婚后,添了个男丁。父母比任何人都开心,因为我还是家里独一无二的孙女。他们天真的认为,这种唯一,能让我的日子更好过些。而父亲,曾在我出生后,就想去领独生子女证,这个想法是对我爱意最好的证明。
直到初三,我才和父母重新生活在一块。经过四年多的分离,我很珍惜在一起的时光,每次父母聊天,我也总是在一旁倾听,其乐融融。这时候的弟弟,却一改小时候的文静,开始变得叛逆,从不加入我们的聊天队伍,慢慢地,他感觉,我们仨才是一家人,而他,是局外人。
2、父亲的事业
父亲,作为长子长孙,没有在太爷爷那顺利接班,谋得一份好差事。高中毕业的他,去了养路队卖苦力,像头牛一样,勤勤恳恳地工作,十年后才转正。也正是因为他的吃苦耐劳,他的韧性,在我初中毕业后,为我提供了一份“铁饭碗”的入学考试,免去日后的就业问题。
父亲,作为一家之主,总想着做一番事业。老实、本分的父亲,在别人的怂恿下,接触了基金,一股脑儿投了十万元。不懂行情的他,自然血本无亏。
过了几年,父亲的同学游说他投资沙场,只需入股即可分红,不用管理。最后的结果是,连本金都是断断续续拿回来,更别提红利。
又过了几年,和朋友合伙开了冥币造纸厂,从机械维修,到货物运输,再到财务管理,都亲力亲为,像是卯足了劲一般,要干出一番成绩。
有次,同事聊天说起,某天中午一点时分,看到父亲骑着三轮车去送货。我听到后,想像着太阳当空照,在桥南的那个陡破上,50多岁的父亲用脚踩着三轮车,吃力地爬坡送货。那个画面,光是想想都心酸不已,赶忙躲到一旁落泪。(事后才知道,是电动三轮车,压根就不是人力三轮车,所以才说是脑袋进了水)
父亲把八小时以外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厂里,他认真的管理厂子,可是三个合伙人,没有齐心协力,运营了两年,还是不见盈利。在考虑到老爸每天的超额工作时间后,我们强烈要求出售股份,退出。
3、父亲的爱是最好的榜样
从小穷惯了的父亲,这个节俭的习惯总是改不了。哪怕现在的经济条件变好了,还是一如既往地节省。不过,忠厚老实的人,总是有着不恰当的愚孝。在这一点上,父亲让母亲受了很多委屈,但他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还是给予了母亲很多的陪伴与支持。
母亲对学机械比较迟钝,不管是自行车,还是电动车,都是父亲手把手地教,指导了很久,才敢独立骑行。
母亲定居县城后,在美容店保养的她,听闻老板娘欲转让股份,想放手一搏。对于那个合伙人的品行,亲朋好友都反对,劝母亲三思而后行,只有父亲,做坚实的后盾,默默地支持。
开店后的母亲,每天两点一线,忙得不可开交。父亲下班后,总会帮忙洗菜、切菜、拖地,分担家务。到了晚上9点半,还会去店里接母亲下班,获得了顾客们的一致好评––《模范丈夫》。
或许,在别人眼里,父亲一而再再而三地失败,是母亲的贤惠、能干,才把一贫如洗的家庭,转变成如今的中产阶级。但我从未羡慕别人能拥有狂妄说出“我爸是李刚”的霸气,也不羡慕别人的父亲有钱、有权、有事业。
我的父亲,就是这么平凡的一个人,不管是颜值,还是气质,走在人群中,都容易被淹没,但我就是爱他。
因为他是我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