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上午的时间是这样度过的:7点开始上早读,听了两节公开课,再一节评课教研。
两位老师执教了两篇风格迥异的散文,一篇是篇幅短小充满诗情画意的莫怀戚老师的《散步》,一篇是篇幅冗长思想深刻的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
张彦菊老师的课给我们提出的课题是:如何解决课堂气氛沉闷的问题;刘丽老师的课给我们提出的问题是:长文短教如何取舍的问题。针对第一个问题,有了一个写一篇论文的想法及构思,《课堂气氛沉闷原因解析及应对策略》
论文背景:课堂气氛沉闷一直是困扰很多语文老师的问题,不管是工作多年的老教师,还是刚刚上岗的职场新手,都经常遭遇这样的状况:课堂上学生无"感"无"悟",启而不发。让上课老师特别是在各级各类公开课上很是尴尬和苦恼。我自己也有过很多次这样的感受,所以一段时间以来,一直致力于寻找破解如何破解课堂气氛密码,打造能把学生充分调动起来的课堂。
问题设计
师生关系
团体动力
教学理念
课堂,有时我们用心把一件小事做好,就能开拓一片蓝天。可是,蓦然回首,我已在语文教学的路上走过了将近20年。20年,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她足以把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变成一个健壮的青年。可是由于我们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及时记录下来,我们这20年就虚无缥缈,毫无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