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取经】之三:历尽险阻,终抵印度

西行五万余里,历经磨难的玄奘终于穿越了中原无数小国,踏上印度国土,进入古印度的佛学研究中心——那烂陀寺,这是玄奘万里跋涉的目的地。图为那烂陀寺第3座佛塔遗址。

与高昌国王结拜为兄弟

两天后,玄奘到达伊吾。伊吾寺里一位老僧,衣服带子都来不及系,光着脚就跑出来迎接玄奘了,抱住玄奘,他哀号哽咽不止,“想不到今日再见故乡人!”

高昌国王麹文泰听说后,当天就派遣使者,命令伊吾王送玄奘前来,并派重臣在途中设站迎候。高昌国位于火焰山下,即今天的吐鲁番,并不在玄奘西行之路上,但玄奘盛情难却,行走六天到了高昌境内。

高昌国王高兴得和妻儿都没睡觉,诵经敬待,半夜时分,高昌王与侍从前后持烛,亲自出宫迎接玄奘,殷勤问候。

高昌王恳求玄奘留在高昌国,庇佑高昌国国泰民安。玄奘婉言拒绝说,此行不为求供养而来,求法之志,不能半途而废。

但高昌王不放弃,定要留下玄奘供养,后又以送玄奘回国为由,逼迫玄奘顺从。每日送饭时,高昌王都亲自手捧食盘呈上。

为感化高昌王,玄奘发誓绝食,他端坐三天,不进水浆,第四天即气息渐绝。高昌王见状,深感惭愧恐惧,他向玄奘稽首致歉,听任玄奘西去求法,并在佛祖面前,与玄奘结拜为兄弟。

高昌古城遗址

走之前,高昌王请玄奘升帐弘法。每一次,高昌王都亲持香炉恭迎,玄奘升座时,高昌王伏在地上,以脊背作玄奘的脚蹬,请玄奘上座。

弘法结束后,高昌王为玄奘准备了30套法服,为抵御风沙和寒冷,还专门制作了特殊的手套、面罩、靴子和鞋子,又赠黄金一百两、银钱三万、绫绢五百匹,充作玄奘往返20年的路费。还为沿途的24位国王准备了厚礼,叮嘱他们关照玄奘。

出发那天,高昌王率高僧、大臣、百姓倾城而出,送玄奘出城,高昌王抱住玄奘恸哭。

将近一半人马葬身在凌山

从此,玄奘就有了高昌王送的一队人马随行,有30匹马、25个随从、4个徒弟及一位高昌官员。他们西北行三百余里,度石碛,到了高耸入云的凌山。

凌山上,终年不化的冰雪积成凌块,路上阻隔着崩塌的冰峰,攀登极其艰险。风雪横肆,即使穿着厚重的衣服,都会冻得发抖。地面没有干燥之地,做饭都只能将锅悬吊起来,睡觉是席地卧冰而眠。

七日之后,当他们走出凌山时,随行的人中,已有十几人丧生,其中包括玄奘的两个徒弟,牛马也大半死掉了。

之后他们又爬过比凌山更难攀登的大雪山,终于在离开长安一年多后,玄奘到达了北天竺。

恒河遇险

玄奘一行坐渡船顺着恒河走,船行至一半时,从两岸的树林里边,忽然就杀过来十几只强盗船。

一看强盗冲上来,人们都吓坏了,几个人甚至跳进水里逃命。强盗们把渡船围住,迫船靠岸,搜寻财物,要求每个人都解开衣服。

玄奘是个僧人,没有钱财。但一看到玄奘,强盗们就特别高兴。他们信邪教,每年秋天都要找一个男子,杀死后,用其血肉献祭天神。形象俊美、风姿伟岸的玄奘被他们选中了。

玄奘对强盗们说,“以我污秽丑陋的身体祭祀天神,原不足吝惜。但我是求法之人,心愿未遂,如果将我杀掉,恐怕不吉利吧。”

船上众人一同请求,有人还情愿代替玄奘献祭,但强盗不允,他们就地筑坛后,就有两个强盗上来,拔刀逼迫玄奘登上祭坛,准备动刀。

玄奘面无惧色,他对强盗说:“希望给我一点时间,不要紧逼我,让我安心欢喜地圆寂。”于是闭目端坐,正念入定。

高昌回鹘寺观壁画,供养菩萨,新疆吉木萨尔县北庭回鹘佛寺遗址。

入定之后,玄奘念诵菩萨,当时即发一愿:“如果弟子此次求法不成,希望能够往生佛国,到天上听法,成就智慧后,再转生回人间,度化这些杀我的强盗。”

然后,他集中念力,排除杂念,便元神离体了。他的元神攀越须弥山,一重天一重天地往上升腾,见到了菩萨及诸多天神。

此时,玄奘的同伴放声痛哭,玄奘却纹丝不动,仿佛不知自己身在祭坛,亦不知强盗将要杀害自己。

忽然,黑风旋起,沙土扬天,大树被连根拔起,惊涛骇浪使岸边的很多船都被掀翻了。

强盗们大惊失色,以为天神震怒,连忙对祭坛上打坐入定的玄奘稽首谢罪。

玄奘毫无知觉,强盗用手触他,他才缓缓睁开双眼,他问强盗:“时间到了吗?”强盗说:“我们不敢杀害您,愿向您忏悔。”

玄奘接受了他们的忏悔,为他们讲说杀生抢劫的罪业果报,令他们放弃罪恶的行当与杀生祭祀的邪见,免受无间地狱之苦。

强盗们把刀具等全部扔进恒河,把所有这次抢劫到的财物各还原主,然后跪地叩谢,并受五戒。这时,风浪才渐渐平息,强盗们欢喜地顶礼玄奘之后,辞别而去。

到达那烂陀寺

西行五万余里,历经磨难的玄奘终于穿越了中原无数小国,踏上印度国土,进入古印度的佛学研究中心——那烂陀寺,这是玄奘万里跋涉的目的地。

古印度佛塔。

僧侣们陪同玄奘去拜见那烂陀寺的主持戒贤大师,他已经一百多岁了。戒贤问:“你从哪里来?”

玄奘答道:“我从遥远的东土大唐来,来向您学习《瑜伽师地论》,以便在东土弘扬佛法。”

听了玄奘的话,戒贤老泪纵横。原来,戒贤患有风湿,每次发作,痛如火烧刀割,三年前尤为严重,痛得使他不想活下去,于是他决定绝食至死。当天夜里,他梦见了菩萨。菩萨对他说:“我知道你要放弃身体,所以特来劝戒。如果你能把《瑜伽师地论》传扬到还没看到的地方,你的病自会痊愈。三年后,将有支那僧人向你求法,你一定要传法与他,让他带回东土发扬光大。你安心等他来吧。”神奇的是,从梦中醒后,戒贤的风湿病就完全好了。

戒贤的这个梦,发生在三年前,而玄奘西行出发到那烂陀寺,也正是三年整。玄奘听了戒贤的叙述,悲喜交集,因缘际会实属天意,他们的相逢也是神的安排吧!于是玄奘正式拜戒贤为师,从之学习五年,兼学印度的语言。

后来,玄奘又寻访了印度次大陆诸多国家,遍访名师,成为印度宗教的最高权威。在古印度国王戒日王举办的一次全国辩论大会上,玄奘的声名达到顶峰,从此在印度声名大震,无人能及。他与戒日王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玄奘在印度备受膜拜,就连他脚上的麻鞋,都被信徒供为圣物,有的国王甚至要为玄奘供养一百座寺院。但玄奘没有忘记初衷,自己西行求法,是为了东归振兴中土的佛教。公元641年,玄奘辞别戒日王,准备回国。(待续)

参考资料:

1.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2. 唐‧慧立本、彦悰笺《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3. 道宣《续高僧传》《大正藏》

4. 唐‧冥详《大唐故三藏玄焚法师行状》《大正藏》

5. 《西安市志(第七卷)‧人物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86版《西游记》给我们展现的唐僧形象是可爱、执着、斯文又有点懦弱而人妖不辨!当我们一想起时,不免可气可笑,气他总分...
    接地气的愚公阅读 755评论 0 5
  • 《西游记》里那个憨态可爱的唐僧,无人不晓,然而对历史上真实的唐僧-——玄奘大师,人们却知之甚少。其实“真正的...
    书媛小扎阅读 1,226评论 0 0
  •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用神话、虚构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辅保唐僧(即:玄奘)西天取经,一路抢滩...
    韦理胜WLS阅读 1,645评论 0 1
  • 当组织完成OKR设置之后,我们需要把这个OKR一级一级传达到每一个团队直到每一个人,OKR就像瀑布一样,水流自上而...
    心水阅读 345评论 0 4
  • 彭端淑《为学》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学习一种技能,用心学...
    安筱酒阅读 461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