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仪式感

今天真的离开学校了。

可能会回去,但不会再回到校园了。

本来一直想着这一次的别离一定要有仪式感,毕竟我们彼此已提前知晓。

前一天还说好一定要拥抱。

结果和两个室友都没有拥抱,甚至连握手都免了。

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刻我们都没有提起,就那样淡淡地说了再见。

但和她们的道别也不算突然吧,至少我们心知肚明,此生,以后,可能都不会再见。

我们都知道这一次就是别离。

我想我可能不会再像怀念小时候,怀念曾经那样这么多年来一直耿耿于怀。

刚刚写到这里的时候,突然就想给小时候一个很好的玩伴发个qq消息,聊聊关于仪式感的那些事。

意愿极其强烈,我立马点开了对话框。但刚一准备打字,我又退出去了。

想法来的快,去的也快。

我终究是没有勇气。

毕竟常常陷在回忆里不能走出来的人只有我们自己而已。

自己写给自己看也就罢了,但若要写出来给别人看可能就显得有点矫情了。

这种事情往往是难以共情的。

最近老是纠结于离别、遗憾等字眼,以前也明明一直在经历着这些事情,但却常常不能令我动容。

最近却深有感触。

离别总是会到来的。

遗憾也是常态。

只是最近格外感伤,引发了自己的很多思考。

昨天和一位朋友吃饭,朋友的母亲也算是我的老师没有立马认出我,但我一直尝试用我独特的嗓音提示她,很快她想起了我。

但同时也不停地感叹,我变了,长大了,成熟了。

当时听完特别有感触。

上一次见这位老师是两年前,和他一起上门拜访老师一家。

两年后,仍是和老师的聚会,却少了当时的同行者。

我本身也变了不少,无论是外形还是内在。

这两年,可能除了专业知识没什么长进外,其他方面都长进了不少。

特别是大半年来经历的各种事情也让我加速成长。

想来如果这两年时间里生活顺遂平静,我大抵不能成长至此。

人必然只有经历过很多很多事情之后才能成长。

但成长的步伐,我们在什么时候遇到这些事情,是否遇到这些事情却不是我们能控制的。

这一年的成长也只是因为在我身上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很多事情。

但成长的代价是刻骨铭心的,甚至是惨痛的。

我们只能面对,解决,然后继续。

昨天跟着朋友做了一道测试题,本是为了打发时间,想着只有3道题能测出来什么。

结果做完之后竟然对结果深表认同。

其中有一道题问图中的三个人谁最高。

一眼望去本有一个很明显的答案。

但我并没有立马选这个显而易见的选项,因为我心想这其中必有诈,于是选了一样高的答案。

朋友一听我的分析就笑了,结果不出所料,我的心理年龄已进入中老年了。

这个结果也是让我哭笑不得。

本是一个娱乐游戏,但我却下意识地把它和我的真实情况联系起来,对结果甚至深表认可。

在生活中,我其实并不算一个心思深沉的人,恰恰相反,我经常被人说老实。

相对于我身边那些特别会来事儿的人,我完全谈不上什么道行。

但在有些问题上,我却又表现的异常“理智”和“老练”。

比如,对待感情和一些简单的事。

但这两类事情却是最不需要理智的,或者说惟理智难以解决问题的事情。

所以我给自己的理智和老练加上了引号,如果将这两种特质用错了地方那其实就是不理智,不老练的表现。

归根结底,我还是不够成熟。

道行尚浅,仍需磨炼。



6月2日的小感悟。今天才贴出来。有点忙。但心态很平稳。都挺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朋友圈被几篇关于仪式感的文章频繁刷屏,我也转发了几篇,但转发完,有人问我什么是仪式感,我竟答不上。 ...
    天河水与小天心阅读 571评论 1 3
  • -1- 薛之谦的《安河桥》火的那天早晨,我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想听这首歌,因为我想念烟台:每到清晨与日暮,我就会无比想...
    喵呜夫人阅读 382评论 0 0
  • 仪式感在我们的生活里永远都是很好的心灵净化器。其实生活不仅是苟且,还是诗和远方。 ———萧飒的独白 快到过年了,我...
    萧飒的独白阅读 494评论 0 1
  • 过年的这几天,我想起了一个词:仪式感。 网上关于仪式感这个词的定义有好几种,我比较认同的是“ 仪式感是一个人的生活...
    迪的小本本儿阅读 462评论 0 0
  • 这段时间偶尔会翻翻《鲁迅文集》,昨日看到其中一段文字,说是鲁迅先生整理文字出版全集的几个初衷,其中之一“所以虽然明...
    简秋习文阅读 2,725评论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