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经》,有感而发

    汉语言文学1605班  黄河清  1601503

  学了第一章的先秦文学,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儒家“六艺”之一,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词。最后编订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以及湖北北部一带,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层人士。《诗经》是我国最早的富于现实精神的诗歌,奠定了我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

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内容十分广泛,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诗经》可以说是一轴巨幅画卷,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等等,在其中都有形象的表现。

《诗经》按风、雅、颂分三类,“诗”最初都是乐歌,只是由于古乐失传,后人无法了解风雅颂在各自领域的特色了。

《诗经》的礼乐文化对人们的当今社会生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随着后来的古乐失传,后人也无法了解他们在各自领域上的特色了。

反应爱情生活的诗作,在《诗经》上占有很大的比重,不经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比如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了伤害的,有的描写男女青梅竹马互相爱慕的,总而言之,在男女不平等的夫权社会,对需要婚姻幸福的妇女来说只是以后美好的现象和愿望而已《诗经》有的还关注战争文化的,《诗经》中的诗强调道德和军事力量的震慑,不具体写战争厮杀,格斗的场面,注重道德教化,使敌人的政治思想,表现出与世界其他民族古代文化的不同。

《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实情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而又深厚的艺术魅力。无论在形式体裁,语言技巧,还是在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过最早的诗歌作品的巨大成就。

《诗经》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诗人,我国的诗歌艺术特色由此形成。《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的人生积极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到后来诗人的创作。

知识经济时代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也改变人们的精神世界和伦理观念,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文化创新,还要深度挖掘民族文化精神,重铸民族的凝聚力和创新力,当今社会呼唤时代精神,创新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就要在全民族中发扬,民族精神就要从传统文化深厚积淀中重铸。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诗经》是中华文化元典,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精神,在我们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诗经》中呈现出的“中和”为美的审美观念,是中华民族亲和力的艺术升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经详解(一) 关雎 先秦: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汉唐雄风阅读 4,352评论 0 41
  • 图片来源网络 朋友小A,昨天晚上跟我聊到她最近喜欢上一个学长。 要期末考了,小A为了他每天早起去图书馆占座,学长为...
    游荡的鳕鱼阅读 44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