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5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孤独随笔

       此刻,我在西安曲江书城。

      无意炫耀,只是想稍微纪念一下这个时刻,而它,需要一个坐标。

       随手翻了一本书《孤独六讲》,蒋勋作。

       年少时莫名而来的孤独感,貌似一直没有在成年的岁月里完全被消解。有时在某个时刻,会恍惚生命的虚无,孤决遗世。而这样的时刻,或许就在刚刚开怀大笑的下一秒。

       这本书,应该是讲了六个层次或程度的孤独,因为没有看完,不知道这个层次和程度是否使用准确。权当先这样吧。

       情欲、语言、革命、暴力、思维、伦理。

       第一个,作者讲了很多他经历的或看到的故事,关于青春期,他说:最好的文学是一本最诚实的自传,但是,他目前还没有勇气。

       我想对的是,如果你写了,有多少人能正确解读,而这其中,若涉及孤独,那该是怎样的一份孤独。

       话题有点偏了。

       因为里面的故事,让我少年时期的事情也清晰浮现。

       小时候,我喜欢粉色,而且,我一直是属于心灵手巧型的姑娘(小小得瑟一下,虽然N年不沾这东西了,但从以下文字可判断,这是事实)从小在婆的影响下,织过毛衣、毛裤、分指手套和袜子。

       初一年纪吧,求妈妈給我买了一些粉色毛线,給自己织了一件毛衣,两条胳膊夹了装饰,配了几道翠绿色的毛线(我当时认为这两种颜色是最时髦的搭配)。不同于别人的是,绿色,一边我放在肩膀处,另一边织在了肘关节那。

       当我得意、心飞扬穿上,却被我的父亲一顿臭骂!好像我成了全世界最不可理喻的孩子,就是因为好好的毛衣,要搭两处不对称的东西。

       当你不明白却被世界所伤时,就像突然从云端坠入地狱。而它的理由有时是爱、有时是保护、有时是教育、有时甚至是无意义。

       也许,我的孤独感就是从这儿来的吧。这是根据这本书的逻辑思路总结的。姑且认为正确吧。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年少时的故事,已变成泛黄的记忆,压在心灵的箱底,我也能理解和接受当时父亲的行为。包括,现在对于自己的孩子,用这本书的观点,也給她的成长,增添过或许还会增添无意的伤害,尽管,我曾经还得意过自己作为母亲的明智和足够的爱。

       以前,我们把它叫代沟,现在,我知道了,它也可以叫做孤独。

       不仅是孩子的孤独,也是父母的孤独。

       孤独,不是贬义词,我更愿意把它定义成一个丰盈饱满的中性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最开始知道这本书还是在刷微博的时候偶然看到的,为什么那样一个看起来很美好的台湾女生下如此年轻...
    杨茂梅_阅读 899评论 0 0
  • 最近收到了朋友送的一本书《富爸爸 穷爸爸》很喜欢 昨天刚开始看这本书,刚开始的故事情节很吸引人,莫名的能够牵引人的...
    锦潇阅读 224评论 0 2
  • 今天读了小狗钱钱这本书,这本是由德国的博多舍费尔著作的,这是我读过的一本最好的理财方面的书。 书中最主要是讲资产的...
    甘于寂寞阅读 159评论 0 1
  • 大概最近比较闲,“最近”的意思是截止到今天前,今天接到了省里的任务,这大概是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如果完成得好应该会很...
    馅儿r阅读 200评论 0 0
  • 世事茫茫万千重,柔豪一管寄余生。
    云中鸿鹄阅读 32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