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布拉康】位于西藏山南市泽当镇11公里的扎西次日山上。“雍布”意为“母鹿”,因扎西次山形似母鹿而得名, “拉康”意为“神殿”。 据史载始建于公元前二世纪,迄今已有2100年历史。雍布拉康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民间传说云:“宫殿莫早于雍布拉康、国王莫早于聂赤赞普、地方莫早于雅砻”,雍布拉康正是聂赤赞普在雅砻地方建造的宫殿,到松赞干布时期才由宫殿改作寺庙。文成公主初来西藏时每到夏季都会和松赞干布来这里居住。至五世达莱时又在原碉楼式建筑基础上修了四角攒尖式金顶,并将其改为黄教寺院。原主殿三层,宫殿内的壁画上生动地描绘了西藏的第一位国王,第一座建筑,第一块耕地的历史故事。那十年中,雍布拉康被拆毁,所有塑像、壁画、建筑木构件被破坏无遗,其他文物也都流失,仅剩下残垣断壁。1982年原址重修,现为两层,二层做了较大改动。门票60。(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从昌珠寺出发,往南前行7km砂石路,就到达雍布拉康。雍布拉康藏语意为“子母宫”(雍布是母鹿,拉康是神殿)。建在雅砻河东岸的扎西次日山顶。虎踞龙盘、雄伟状丽。但最先吸引我眼球的,并不是这座雄伟的宫殿。而是山上连接两个小山头的铺天盖地的五色经幡。远远望去,如五彩焰火,在单调的碧蓝天幕和灰绿色的山体间翻腾燃烧,格外的灵动而绚烂。
我想象不出如果没这团火焰,这光秃秃的高原石山,在千篇一律蓝天白云的背景衬托下,该是多么孤寂而无聊;我也想象不出,如果是在南方,郁郁葱葱,也没有腊腊起风的山,这花花绿绿的布就这样湿漉漉的粘在山头的枝蔓之间,站哪个角度都被黑黑的树影割开,那该多象小丑的斗篷般的不协调啊。我不由的相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不由的慨叹先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刚下车,一群马老大就过来招呼,骑马上山咯。同行的两个MM和一位老哥各要了匹马,慢悠悠的上去。看着山不高,问了马老大,说是半个钟头可以上的去。我向喜欢走走拍拍,不喜欢被牵着走的感觉,便和队长MM一起,徒步上山。
上山就一条路。一路卖工艺品的摊档,卖香的(煨桑用的香草),卖经幡的女人到处都是。每每招呼,我或报以微笑,或轻轻闪过。就这样,若有所期,实则漫无目的地,拎着相机,安安静静的一路走走看看,停停拍拍。既没有找寻着什么,却又不断的感受着,捕捉着,收获着什么。
到了城楼下面,举头一望,雍布拉康与其说是宫殿,不若说是堡垒。城楼并不大,而且看的出是翻新过的,门票竟要60元。没时间,也没兴趣进去看。倒是两边的石砌城墙粗犷厚实,沿绵整个山脊巍然矗立,在下面往上看的确有一夫当关之感。
上到山顶,太阳渐渐西斜,但光线仍很强。我站到了城墙边,眼前豁然开郎。远处四周,是一圈连绵的山,下面是平平整整的千亩良田,正中间,一条宽大的公路直直的伸向远远的,深不知处的山谷。回头望上一看,一条狭长陡峭的石梯直通城楼顶。纯蓝色天幕一碧如洗,半边残月已斜挂天边,夕阳的光芒给城楼的红顶白墙染上了几分暖色显的格外古朴雄壮,下面一排金色的经筒闪闪发亮。一阵阵凛冽的高原风夹着淡淡的桑烟扑面袭来,陡然激荡起一股苍茫潇杀却豪情万丈的悲壮之气。
就这样站在那里,我畅想着一个人,一匹马,一个民族,一个王朝,从这里繁衍、壮大,再走出这富饶的谷地,翻过群山,走向广漠的高原腹地,一直走到雄伟的喜马拉亚山下...... 。一代一代的人,诞生、成长、出走、老去。但始终忘不了的是,他们的这片最初的家园,这座老屋。于是就有了这漫山腊腊的经幡,这袅袅的桑烟,这长转不怠的经筒,风吹日晒,千百年来,日日不息。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好像忽然明白了为何这些人会如此的眷恋这片广漠无垠,接近人类生存极限的土地。隔着经筒,我拍下了着个民族的根——雅砻河谷。
两千年了,两千年来,他最强盛的时候打到了长安,逼得汉王和亲送女儿,他也曾是我们的敌人,杀掠过我们的祖先。但更多时侯,恰恰相反,直至今日。谁有罪谁无辜,又哪是一句话能简单说得清?!高举利刃长鞭的,永远是高高站在这殿堂之上的王候将相,要征伐是他,要卖G国的,也是他。当然他永远有漂亮得堂而皇之的理由。而拼死拼活,肝胆涂地,悲泣呼喊的,永远是下面如蚁如蝗般的被蒙蔽的芸芸众生。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天若有情天亦老",何况这方充满灵性的土地,愿诸佛保佑这些和我们一样善良而无知的人们,我在心里默默祈祷。看着城墙上一堆堆高高低低堆积如塔的玛尼石,按藏民的习俗,我拣起最洁白的小小一块,算是敬意和祝福的信物,轻轻的放在上面,便下山了。
对这方水土和人们有了感觉,下山路上便不自觉的留意观察起擦肩而过的藏民,依旧一路走走拍拍。一个卖饰品的藏族小伙见我在拍他,大大咧咧的干脆走到路中间,跳了几个舞蹈动作。那开怀的笑容,让我有久违的感觉。
在到山下,在一个杂货店门口,店里的音乐一起,一帅哥和一个小姑娘立刻翩翩起舞,我算是初见了藏人的善舞和爽朗了。
高原的天黑得晚,已经下午6点多了,可不断的还有上山朝拜的本地人。多是一个大家庭,或是几家好友结伴而行。人群中有几位年迈的老妇人,都由健壮的儿子细心的搀扶着,艰难却欢喜的迈进。老人那温温的笑容和清澈向往的眼神,还有儿子们细心的动作,关爱的面容,直到现在看着照片,依然让我感动不已。
或许是笔头秃,也或许这就是图片存在的意义吧,我无法用笔去代替那些画面。就用这一组普通普通的镜头,来记录这不普通的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