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结婚时间一长,就觉得对方没有刚结婚那会儿好了呢?为什么孩子越大,就越没有刚出生那阵子可爱呢。。。。。。
其实这些都是因为人的非理性,我们通常说的喜新厌旧就是这个道理,在行为经济学上被称为适应性偏见。意思是说一个人对任何一件事物,久了之后就会习惯。好的久了会习惯,就不觉得有那么好了;坏的久了还是会习惯,就不觉得有那么坏了。因为久而久之,就习以为常了。
那么我们是否能利用这种适应性偏见来增加我们生活中和工作中的幸福感呢?
一是想办法适当延长幸福感。比如给员工的期权,别一次性给完,分期给,让员工不断挑战新的目标拿到期权;比如自己领了年终奖,别一次性把购物车清空,而是一件一件的买,把一次享受变成多次享受。
二是尽量增加一些意外的惊喜。比如对员工少承诺,多奖励,对做出业绩的员工出其不意的奖励,让员工总是有意外的惊喜;比如在家里干家务,偶尔抽空帮着干一些,你的另一半一定感激的不行,别让他[她]适应了你干所有家务,否则偶尔有一天很忙,没有时间干,他[她]肯定不开心。总之就是不能一成不变,要学会不断制造新鲜感。
三是要学会制造机会对比幸福感。比如在营销部门搞个业绩动态排行榜,就像微信运动每天都会提醒你的运动量在朋友圈里排第几,打败了多少好友,这种对比产生的幸福感,永远不会被适应,有的人甚至为了得到第一名,不惜让小狗捆着手机到处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