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7日 周二 晴
今天早读课诵读了《日有所诵》里的《小蚱蜢》、《钓鱼》、《海龟》、《灯塔妈妈》四篇儿歌。
《小蚱蜢》很好玩,讲一只可爱的小蚱蜢学跳高,自鸣得意之时,一不小心头上摔个大青包。我问孩子们可曾看过,不少孩子都说看过,也许是吧。为了让孩子们对这首儿歌有更深刻的印象,也是为了让积累语言与认识事物相结合,我从百度里搜出蚱蜢以及儿歌中提到的狗尾草的图片。看过图片之后再回读儿歌,孩子们读得更带劲了。“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呵呵,此时孩子们的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吧。
《 海龟》和《灯塔妈妈》也同样用图片调动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这同时也加深了对海归和灯塔的认识。当屏幕上出现了一幅幅海龟在大海里游泳、在沙滩上产卵,以及小海龟爬向大海的照片时。孩子们一阵阵惊呼,接下来诵读《海龟》,儿歌里的意思,一点都不需要解释了。
阅读面广的孩子知道灯塔以及灯塔的作用。不知道的孩子也没关系。今天看了图片和我的讲解,再读读背背《灯塔妈妈》不也就扩大阅读面了吗?
今天利用上下午课间十分钟的时间,按小组顺序轮流让孩子们在我面前背诵昨天学习的四首儿歌,以及《 小古文100课》的第一课和第二课。(虽然小古文已经学到第15课,但一直不敢抽背。)除了个别孩子(还有三个孩子没在我面前背。)不会背昨天学的儿歌外,其余孩子都会背了。尤其令人高兴的是《小古文100课》的第一第二课每个孩子都背得滚瓜烂熟。也是,每天滚动诵读已有一个多月了,孩子们记忆力又好,能不熟吗?明天继续。
今天学习生字“家”时很有意思。因为前面学习“字”时给孩子们看过“字”的甲骨文写法。他们都知道宝盖头表示屋顶的意思。我问:“那你们知道家的下面这个部分怎么读吗?”孩子们摇头。“这个部分也是一个字,念作“shǐ”。你们知道“豕”是什么意思吗?”孩子们猜各种答案,都不对。我说“豕”是猪的意思。孩子们哈哈大笑起来。接着给孩子们讲:“宝盖头表示屋顶,屋子下面有猪就是家。为什么屋顶下面有猪就是家呢?因为在古时候家里有猪就说明这个人家很富有,不愁吃喝。”
接着我又问:“‘家’在你的心目中应该是怎样的呢?孩子们所说的答案五花八门,很多。只是自己记忆力太差,记不清哪个孩子说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王念初说的,她说:“家是幸福的。”我眼睛一亮,追问道:“为什么你认为家是幸福的呢?”她一时说不清,我帮忙补充:“是不是家里有爸爸有妈妈,他们都爱着你,所以你感觉很幸福呢?”她点点头。
我又接着说:“每个家庭里都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外公外婆!”有孩子补充。
“大家在一起互相关爱,所以家是温暖的,幸福的。”
“如果没有结婚呢?”朱振东马上问道。
“你是说一个人生活的单身汉吗?”这个孩子太会思考了,有点招架不住呢。
“嗯。”他点点头。
“单身汉一个人生活,家里没有亲人关爱他,他一定享受不到温暖罗。”他哦了一声。
然后让他们用“家”组词,孩子们说了不少呢。
下午最后一节课先读了一本绘本,再练习写音节。绘本是英国海伦·库柏的《南瓜汤》。 这本绘本的封面和蝴蝶页的主色调都是南瓜汤一样的暖暖的黄色。这是一个关于友情与爱的故事。三位朋友(猫、松鼠和小鸭子)住在一起,生活和谐美满极了:玩的时候,猫吹风笛,松鼠弹琴,鸭子唱歌;做饭的时候,猫切南瓜,松鼠搅拌汤,鸭子负责放盐;睡觉的时候,三个人一起钻进猫缝的被子,上面有松鼠绣的花边,里面是柔软的鸭毛。但是有一天,他们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因为有爱,他们化解了这次冲突。可是没过多久,因为鸭子要抢着吹猫的风笛,三位朋友又闹起来了……
读完后,我问孩子们明白了什么。“我们要团结友爱。”“我们不能争吵。”“我们要让着别人。”……孩子们之间经常发生一些小矛盾。他们在听这本绘本的时候是不是有一点点内省了的呢?当然,孩子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在所难免的。在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的过程当中,他们慢慢学会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