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可 │心理咨询师
小学六年,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二年级为低段;
三、四年级为中段;
五、六年级为高段。
三年级在小学阶段是过渡阶段,刚刚在一、二年级接受完相对简单的课程学习的孩子,跨入三年级,英语开始和语文、数学一样成为主科,参与统考,各门学科都在这个阶段有了许多新要求。同时三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由可塑性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这个阶段,三年级的孩子会有这样的心理特点与行为模式:
在学习方面,一、二年级的时候,课程相对简单,不用太认真学有些孩子也能取得好的成绩,可是进入三年级,孩子会明显感觉课程似乎一下子变难了,而且很多事情要靠自己努力才得解决,稍有松懈与不认真,学习成绩就会明显下降。
所以学校、老师会说三年级一个“分水岭”,也说是“马鞍形“现象:在这一年里,扎实打好基础,建立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孩子,小学阶段以后几年的学习会变得更加顺利;如果基础不扎实、学习的习惯与规则没有养成的孩子,在成绩下滑后越发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日渐畏难,以后的学习也会越来越困难。
另外一方面,三年级孩子注意力与专注力也随年龄增长,有所提高,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更持久,可以由一、二年级的15-20分钟提高到20-30分钟,书面语言水平逐步增强。
这个阶段,内在动机会更多主导孩子的学习动力,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时,孩子对喜欢的学科,会自发了解学习,主动寻找这方面相关资讯资料。如果因此受到老师和父母的表扬,无论是成绩上的肯定还是语言上的鼓励,都会令到孩子更加学习劲头高涨。
由此也可看出,保有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家长应持续为此努力的方向。
处在这一时期的孩子,更需要的关切与陪伴、真诚的鼓励和温暖包容的支持,只要家长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就会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所以,我们家长要更多地关注孩子进入新学年以后,各方面的情况、有效的表扬,可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培养他的自信心,是激发孩子向前奋进的一个有效方法,其中的尺度把握,应针对孩子不同的个性、性格模式,来找到对自己孩子行之有效的沟通与鼓励方式。
在人际交往方面,三年级的孩子与“小伙伴“的友谊,进入了一个双向帮助阶段,他们对友情的认识有了提高,孩子的择友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把学习的好坏当作衡量人的能力的标志。
一,二年级的孩子在外面见到什么或者自己做了什么事,回家事无巨细,会兴高采烈都讲给大人听,到了三年级后,孩子的心理会逐渐的微妙的变化,这个时候,孩子慢慢有些自己的”小秘密“是很正常的,如果在亲子关系没有保有比较高的亲密感的家庭,孩子会慢慢不愿意把外面发生的事讲给家长听,有时自己经历的事也不告诉家长。在一些关注孩子的学习,多过关注孩子心智发展的家庭,对孩子的要求,也从“听话“上升到”学习好、能力强“的标准。而对孩子的照料,和心理、情绪的关注则比以前要减少许多,因此父母与子女间的沟通常常被忽视,矛盾与代沟开始出现,
心理学家对上千例学生进行过样本调查,结果发现,父母重视对孩子的陪伴与心理支持,亲子关系的品质高的家庭,孩子在学业成绩,能力素质和品德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明显优于与父母在一起时间少的孩子。
最好的方式是,我不一定说道理给你听,你看我,我怎么做,带你去体验,同时,需要的时候一定会支持到你!
我们有责任让孩子懂得,父母,孩子,和他人之间是独立的,人与人之间在追求事业时,在享受人生时,在给予和接受爱的时候,都是独立的。父母完全可以通过自身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来告诉孩子:什么是真正的爱!
心理学里对于亲子的定义,有这样一句话:被父母无条件爱着的孩子,都自带光芒!
心里在有了这片光的孩子,见过爱的孩子,能体会好的交往相处模式是什么样的,会对健康的爱有更敏锐的觉察力,更容易构建自己健康的心智模式与人际交往模式。这样的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路上,面对挑战多一些尝试的勇气、面对顺境多一些坦然,面对逆境多一些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