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大脑趋向于选择做让自己感觉舒服的,又不费力气的事情,可是,我们想要攻克人生障碍并且自我效能感,需要投入自制力成本,需要克服懒惰的天性,需要不断地自我暗示并且避免各种潜在的放弃念头。在追梦的路上,没有不受重力的飞翔。
今天上课的时候,看到高三学习满是疲倦的面容,很是心疼他们。心疼也好,严厉要求也罢,都是源自用心培养孩子的初心。不希望他们明日回首青春留有遗憾,不希望他们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逃避,希望他们牢牢盯住脚下的路,希望他们何止不辜负高三一年,而是不辜负之前的很多年。当然,这些愿望不光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都明智地选择了轻轻地鼓励。因为孩子的心理压力已然很重,不想再因为某些不恰当的“期待句式”徒增他们的烦恼。
于是在这里分享一下想告诉孩子们的话:我们常把“梦想”挂在嘴边,却败在不愿改变的懒惰上;我们向往更好的生活,却不愿跳出舒适区去争取。要知道,每个梦想的背后都是恒久的坚持,每个成功的脚下都是无数的汗水。成长的路上,只有奋斗才会给你带来最大的安全感。最痛苦的不是得不到,而是你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