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蛞蝓能光合作用,人为啥不行

海蛞蝓,又名海麒麟,海兔,叶羊。这种海洋动物很萌,也很有意思,竟然可以自己光合作用。其实是吃海藻的过程中,可以吸收其中的叶绿体,叶绿体可以在其细胞中保存一段时间。


     由此开一个脑洞,人的细胞里,为啥没有叶绿体?

        人类(动物)和植物共同的祖先可能存在同一起跑线。在一个共同的环境下,演化出来的两个大的生物界:植物界和动物界。这二者都是对环境的适应,二者都是进化而来的。


也许叶绿体相关的基因和运动(或者情感等)相关的基因的表达是相互抑制的,在演化时选择其中一套去表达了,另一套基因的表达就会受到抑制。


共生体学说(Symbiogenesis)讲述叶绿体源于内共生的光合自养原核生物的蓝细菌,这是目前被广泛接受的一个假说。


我想在进化的过程中,植物选择了内共生的光合自养的蓝细菌作为叶绿体来为自身提供能量,一方面增加了附属物限制了植物的运动;另一方面由于懒不需要运动了而限制了它们的运动;此外从内部基因调节方面,叶绿体相关的基因抑制了运动(或者情感等)相关的基因的表达,也会限制它的运动吧。                                                 

         动物也许刚开始也选择了表达叶绿体相关的基因,如珊瑚,它们是由成百上千的像海葵一样的软体动物集合而成,生活在它们自己制作的巨大的礁石里。


它们寄生在微小的称为鞭毛藻的藻类细胞的特殊部位内,这些藻类细胞,或者叫内生共同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并且为珊瑚提供能量营养,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自身运动相关的基因的表达受到了抑制,渐渐的被限制在自己制作的巨大的礁石里而不能大范围运动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化的动物们发现若表达了叶绿体相关基因,那么运动(或者情感等)相关基因的表达就会受到抑制,就是虽然获得了某方面的特性,但却会失去另一方面的特性,而且失去的这些特性还挺好,如果加以好好利用能干出很多大事情;所以后来的动物在演化的过程中慢慢选择表达运动(或者情感等)相关的基因,而叶绿体相关的基因的表达就受到了抑制。所以随着演化的进行,高等动物包括人类就都没有叶绿体了。

        所以上帝是公平的,植物选择了表达叶绿体相关的基因,那么它就失去了运动(或者情感等)表达的相关基因;高等动物包括人类选择了表达运动(或者情感等)相关的基因,那么它就失去了表达叶绿体相关的基因;低等一些的动物(如珊瑚)若想二者兼得,那么他们表达叶绿体相关基因和运动(或者情感等)相关基因的程度都会受到彼此的抑制吧,表达程度都不高,光合作用一般,运动能力也只是一般而已吧!


        如果以有智慧来作为评判的话,也许动物更聪明一些,更勤奋一些,动物的目光可能比植物的目光长远一些吧。从食物链来说,好多动物也是高于植物的。人类没有叶绿体其实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所以,人类就是不甘寂寞的动物,老想着搞些事情,可能等到AI发达了,人越来越懒,说不定有一天,人类可以边晒太阳,边吸收能力,就不用吃饭啦,哈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书名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作者(英)丹尼尔·博尔(Daniel Bor)译者林旭文豆瓣http:/...
    xuwensheng阅读 15,486评论 9 54
  • 之前轮转到心内科监护室的时候,有一点小小的感触。 在监护室的病人,他们的家属是不允许探视的。有一次,收了一个扩心病...
    tribbie阅读 900评论 0 3
  • 七绝•观十字潮 鸣雷喷雪浪高扬, 动地惊天远近凉。 南北交叉潮尽舞, 抒情盛世颂华章。 (照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创作者)
    珠江潮平阅读 249评论 24 33
  • 想找一个无人的旷地,大声喊着你的名字,无人理会,无人侧目。对你的喜欢不敢招摇过市,不敢让众人皆知。才渐渐懂得张爱玲...
    一叶落笑阅读 19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