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依悦
有一个外号对有的人来说也许并不是什么大事儿,然而,这并不表明,我们介意别人给我们起外号这件事就是不对的。 ——《如何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作为母亲,每每看到这些新闻,都是提心吊胆。
能在网上发酵的欺凌事件,大都是孩子身心都遭受了巨大伤害,像取外号、弄坏东西之类的,在许多父母和老师眼中,都还只是小事。
其实,许多欺凌事件,并非一开始就是羞辱、殴打,霸凌者最初都是一点点开始试探,然后发现他不用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任何代价后,就开始得寸进尺。
1、被欺凌者的感受才是判断标准
记得初三的时候,班里来了一位新同学,是个有点胖胖的女生,她的皮肤很白,相比其他女孩,胸部发育得比较明显。
许多男生开始给她取外号“波霸”,常常一边叫着她的外号,一边挑衅地从女孩旁边经过,女孩有时气不过,会追着男生打。
男生被教训后,也依旧乐呵呵的,女生也懒得再和男生计较,下次男生又会开一样的“玩笑”。
因此给人一种错觉,觉得这个外号对女孩似乎没有什么影响,也没有人站出来制止这种行为。
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这个外号有什么特殊含义,许多人还以为是她性格比较彪悍,是“小霸王”之类的意思。
后来回想起来,这个女生虽然看起来不好欺负,但是自从有了这个外号,她常常驼着背走路,她很怕热,但是夏天常常穿着外套,其实她心里也是介意的吧。
《如何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中讲到,如果被起外号的孩子不喜欢这种行为,那给别人起外号就是一种言语欺凌。
或许有人会觉得,把被欺凌者的感受作为评判标准,那如果有的孩子说谎,是不是会冤枉“欺凌者”?
一方面,如果欺凌是明显的事件,如殴打、孤立之类的,那就不存在冤枉欺凌者之说。
另一方面,像取外号之类的,即使被取外号的孩子在说谎,那让“欺凌者”不要给他人取外号,也算不上伤害“欺凌者”吧?
2、善良的人就应该忍让吗?
朋友曾经说过一件事,他年轻的时候,在鞋厂当组长,厂里是计件结算工资。
刚开始,朋友出于公平,把那些产出低的工序轮流分配给所有的工人,有些人不想做这些“苦差事”,常常拖着不愿意做,或者敷衍了事,也经常因为这事和朋友吵架。
后来,朋友为了息事宁人,集中把这些“苦差事”分配给几个老实人,他们刚开始也不情愿,但是常常敢怒不敢言,不想和组长闹不愉快,只能慢慢接受了这样的安排。
莫言曾说:“当一碗水端不平的时候,只有牺牲那个最善良的才能风平浪静。一旦不愿再牺牲就会被扣上破坏和睦的帽子。”
人都怕麻烦,光是每天上班就要耗光精力了,对于这些“小事”,许多父母和老师常常也觉得被欺凌者是小题大做,就和孩子说算了吧,懒得计较了,轻轻松松想把问题解决了。
欺凌者顶多道个歉,甚至不用道歉,事情就翻篇了,而这无疑是往被欺凌者的伤口上撒盐。
女儿在幼儿园大班时,有个男同学无缘无故打了她,我们第一时间联系了老师处理,而老师问女儿的第一句话是:“男同学是打你了,还是推了你,是不小心推到你了吧?”
女儿看看老师,不知如何回答,老师接着又问:“是不是男同学不小心撞到你了?”,女儿小声说:“是。”
当时我们以为是女儿搞错了,也不好多说什么,然后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现在想想,作为父母,当时的处理方法也有不妥。
后来,女儿读小学了,她才敢告诉我,在被打事件之前,有一天午休她因为睡得太沉,没有及时起床,被老师打了,她很怕老师,面对老师的质问,她只敢说是,也因此一度很害怕去上学。
3、父母应该坚定地站在孩子那边
许多被欺凌者最大的痛苦在于,他觉得没有一个人站在他那边,也没人为他撑腰。
孩子在被欺负后,刚开始会选择告诉父母,但是父母说:“他为什么欺负你,你是不是要反思一下?”,或者说:“不要理他,你现在最重要的事是学习。”
又或者是告诉她:“不要怕他,下次直接打回去。”其实打回去这件事,并不适用所有的孩子。
《少年的你》中的陈念被同学拿球砸头,她回头看了一眼,但是丝毫不敢反抗,一次次默默忍受打到身上的一个个球。
陈念的饰演者周冬雨说,如果是自己被球砸到脑袋,肯定会立刻回头,再骂一句。
确实,作为旁观者,觉得反击再正常不过了。
但是,曾经经历过校园欺凌的马思纯说,真实情况是,在球砸过来的那一刻,甚至不敢回头,人就定在那,可能很短的时间,然后赶紧走。
确实如此,因为我也同样经历过一次类似的事件。
大概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有一次中午很早到学校,学校没什么人,从后操场走去教室的路上,有两个男生在沙坑里玩。
我不经意间看了他们一眼,不巧和其中一个男生眼神对上了。
我赶紧移开视线,或许是我眼神中的怯懦,让他有了打我的想法,又或者,他打人压根不需要什么理由。
在我经过他们的时候,其中一个男生突然过来,踹了我一脚,那一刻,我呆住了。
顾不上回头看,更不敢反击,几秒钟后,我就加快脚步跑开了,而我甚至都没来得及看清他们的长相。
所以,不要责怪被欺凌者为什么不反抗,坚定地站在他那边,抚慰他受伤的身心,和他一起想办法走出被欺凌的阴影。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