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时时有光

其实我一直都知道,自己是张牙舞爪的人。性格里的争强好胜,我一直把它当做褒义词,我觉得,那是生命力的体现。

可是它也是戾气和攻击性的来源。

今天看《传灯记》,看见方希和明海大和尚说给脱不花的话语,隐隐的委屈,然后止不住的泪如雨下。


“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病苦者为作良医,于贫穷者令得伏藏。”

我也想成为明海大和尚那样子。

自自在在,清清朗朗,缘到哪里,心到哪里。最重要的,不外求,不强求。


输赢,对错,是非,如果能超越这些,容纳这些,我会不会变得更加圆融,如果能够好好修习放弃,是不是就可以理解舍得的真意。

佛学里的“方便”,就是慈悲和智慧结合的力量。我一直向往获得大智慧,是希望能够用知识解决我所遇见的难解之题,但一直都有无解的棋局,让我避之不及,令人痛苦。慈是给人快乐幸福,悲是解除人的痛苦,我想去发出慈悲的心愿,却需要好大的智慧,才能实现。


每天,都是修行。我的修行,我慢慢意识到,是不再自我对抗和漠不关心。而是每天梳理内心,让自己内心自恰和安宁。那些焦虑,担忧,痛苦,以及无情感,他们都有最深层的来源,那些缠绕交织的黑色线团,顺着线,你可以拉扯出人性最根本的弱点——那些不自信,嫉妒,侥幸之心,还有那些妄念。


只有在整理和书写好内心后,这一天才刚刚开始。即使身处嘈杂拥挤的清晨地铁,我也会感受到,来自内心的静与净。安静与纯净。

 而我更向往的,是明海大和尚的静。不是简单的安静,而是蕴含着从容、淡定、波澜不惊的沉静。那种有故事的静,有张力的静。是真正洞察人心后,那种包容和吸纳。虽然万物多变,世事和人性都复杂,但是了解变化和不稳定是常态,了解了前提,才会更加理解与接纳,超脱与豁达。

希望自己能够变得安详和斯文,真正放下妄念,回归本心。在不算复杂的生活里,也能时时自省,专注于思想独立、情感独立,而不再依赖于什么东西。不逃避,多一些精进,多一些担当。

 好好修行。永持正念。心无挂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08年,春暖花开的季节,我和学物理的杨同学相识在师大的校园里,然后在4月13日这天我们决定在一起!所以到201...
    meimei0726阅读 872评论 10 5
  • Apache Sentry是什么? 一句话:提供了细粒度级、基于角色的授权以及多租户的管理模式。对于Hadoop和...
    尼小摩阅读 2,16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