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自己

        “哗啦啦啦啦啦天在下雨,哗啦啦啦啦啦云在哭泣,哗啦啦啦啦啦滴入我的心。。。”嘿嘿,有人不自觉的哼起了这首歌。不过,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主题是自我探索。

        你有体验过吗?有时候明明知道方向,也知道怎么到达;清楚计划,也清楚方法;可就是悬在半空,想赶路但使不上劲儿,想前行貌似又被裹挟。静下来想想,我是不是把自己弄丢了?

        我一直希望周围人都方向明确,又走的坚定。所以,今天我们就好好探讨下自我探索这个事儿。

        刚毕业那会儿,前面那种现象时不时出现,除了未来的未知,太多的不确定,再加上经历浅,定力不足,走着走着就迷路了。纠结,迷茫,但又找不到出口。什么都没做,却有种虚脱的力竭感,这是严重的自我内耗。直到后来,逐渐搞清楚一些东西,比如价值观,比如学习经验。慢慢安静下来,耐心沉淀,才发现关照好自我是多么重要。

        关于自我探索,市面上有太多这类的书籍和理论,有些是按时间轴,从我们的过去、现在推导我们的未来;有些是按角色,自我与家庭、与社会;还有些是按行为表现,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兴趣是什么等种类繁多。但我总觉得逻辑不够严谨,有些理论甚至只是浮于表面,直到在橙子学院看到这个模型,让人眼前一亮。


图片来自橙子学院

        这里我把它们的形成时间和特点做个简要说明。

        A.基因人格

        基因和人格在我们出生时就确定了,终生稳定,但它们是阶段性释放的。特别是成年人,通过自我觉察就会发现,在我们生命的某些时段会凸显出一些新的人格特征。

        B.价值观

        从青少年时期开始,经过家庭、社会、教育等影响逐渐形成,每个人的价值观都相对稳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更迭,以及生活重大事件的影响,它可能会产生变化。

        C.信念

        我们的终生都在通过学习、经验、社会潮流等过程建设一些信念、解体一些信念。信念是持续进化的,一旦我们停止迭代,它也就僵化了。

      D.技能

        终生积累,前面说的721学习法、刻意练习等,都是我们掌握技能的有效方法。技能可以持续增加,但若停止使用,它也就逐渐退化了。

        E.状态

        状态时刻都在变化,“这一刻和下一刻的并非同一个我”,哈哈,好佛系的样子。不过,我们的身体和心理状态的确是每时每刻在变化的。虽然它持续动荡,但我们可以调整稳定。

        F.资源

        资源嘛,围绕我们的名、利、权、物,不管是先天的、后天的,还是机遇造就的,都有可能形成我们的资源。别想着有资源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它们可是持续都在流动的,“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等,说的都是资源的流动性。但也别太悲观,有资源的就好好内化,让资源形成自增长的螺旋,就不怕坐吃山空的悲剧了。

        了解了自我的五个层次,你是不是把自己看的更清晰透彻了呢?

        随着眼界、资源和可能性变多,自我成长的环境也更加的复杂多变,要想在前行的路上不迷失自我,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找到那个:主客观统一,自我与社会协调,现在与未来连续的自我。这就是自我探索的过程。

        知道了过程,想要更加的有自我掌控感,只需对症下药就行。当然,自我探索的方法有许多,这里我推荐五个。

        归纳:从过去的故事、自己的回答和感受里找共同点。画个九宫格,对比看看。

        试错:不断的尝试、践行、体会、反思,想想马云怎么拼出来的。

        梦想:梦想是价值观的外化,然后从外到内逆向思考,你喜欢功夫熊猫的故事吗?

        对比:不断的问人,不断的找到外界的指标。拆掉思维里的墙,开阔的视野是丰富信息的前提。

        感知:体会内心,感知内在,比如打坐。

        最后,愿你少些纠结,多些果断,坚定前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