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孩子谈恋爱变的很弱,有一种我终于可以不用为自己负责了的感觉。男人也接受了,因为我是个男人。这样让两方压力都很大,都在做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事情。对男方来说,一个人不可能承担两个人的责任。对于女方来说,希望另一个人能够像自己这样照顾好自己是不可能的。”
这是今天的课里的一句话,借此讨论亲密关系。结论是,在关系中照顾好自己。男人最怕四个字——无以为报。讲述了亲密关系的本质和正确的预期。
“很多人有个概念和框框,有个男朋友总是好点的,把婚结了,完成这个任务。那么在关系中,双方都认为在相互迁就,因为双方都在角色扮演,距离双方内心深处感觉是很远的。”
我也有个框框,觉得自己必须工作,必须工作,甚至必须比别人强,但是还没度过抑郁期,我心里现在还不太想工作。或者只是想找个轻松点的工作——上次去事务所面试,进去就耳鸣,身体反应强烈,而我还试图忽视。其实以前就有这种状态,因为自己的无知和执拗,一次次抑郁,身体才迫不得已敲了警钟,陷入了抑郁。
想起了妈妈,她其实很有生活智慧。这几年的反叛和执拗,在愤恨和痛苦中飘离了很久,不爱自己,怨恨妈妈。终于在意识的尽头,我看到了自由选择的可能,我选择爱,看见爱,重新觉知,提起主动性——别人帮不了我!当我颓废抑郁时,哥哥总是跟我说结了婚就好,谈个恋爱就好了——那是因为他遇见了嫂子,遇个河东狮试试?而是他久经磨砺,比我要成熟主动太多。病急乱投医,跟妈妈说哥哥的看法——虽然我知道自己不太会像抓救命稻草一样去找男朋友,这几年我想通了这个道理,算是获得了思想上的一个小自由吧。妈妈说先把自己状态调整好,不要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好几个人要给你介绍,我都先推着,我知道你状态不好。隔壁阿姨着急给我介绍,说那个男孩上海有房,人又诚实,如何如何。妈妈说,她暂时不急哦!阿姨在那边一声叹息,我的天,过了年就28了!妈妈说,28就28,她生下来难道老天爷让她一个人吗?总有一个适合的在等她吧。我当时,还觉得妈妈,我年纪是不小了—现在特别不喜欢说虚岁,总觉得26岁还小,起码离三十岁远点儿。但是状态确实不好,我接受不了自己,更接受不了其他人。妈妈说,你先把自己状态调整好是最要紧,今天明天过好了,才会有以后。后来我跟他说了我的几段经历,每次跟一个男生接触一段时间后,我就会觉得很难受,然后积累到临界点就爆发了,直接不理人,追问就拉黑。我认识到这是自己的问题——业力的重复,我不爱自己,伪装自己,因而对别人有完美的要求,也害怕别人识破自己的伪装。
然后,我问,最近认识了一个博士后,高校老师,比我大七岁,长得不好看,有能力,应该也有点家底——其实我喜欢有才华,自信的人。其实也就是随口聊聊,并没有任何发展。妈妈当即表示不赞同,她说七岁已经有代沟,不知道疼人,一生很长,我跟你爸就是这样。而且,一开始不要找那么有钱的,最好平等,共同奋斗。不要贪图这点好处。我靠,听了以后好感动,亲妈啊!
后来我想找大学老师的工作,暗搓搓地说——其实也带有一点讨好和试探,想跟妈妈说,看,我不是一无是处的,大学老师好找对象。妈妈很无奈,你怎么就一心想着攀龙附凤?听到这个以后我真的很感动。她是真的爱我,而是三观很正。为什么以前我只看到她的暴戾和冷硬呢?能断金刚说,心里有什么,就会反复经历什么。我之前的人生就是反复经历业力。
原来我是被爱的~放下恐惧,开始觉察,世界就打开了。要对自己信任,相信自己的感觉。正印这么重,想做坏人也难,而且很多东西都是注定的。自由意志,存在主义。如果我是魔鬼的孩子,就让我像魔鬼一样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