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面不寒杨柳风”。窗外繁花似锦,再不出去走走,可能大人小朋友都要憋坏了。这些天收到广州各色博物馆陆续重新开放的消息,喜不自禁,一直觉得逛博物馆是一种享受,自己逛,自在悠然;遛着娃逛,可以为他掀开一页一页藏在历史里的故事。
===================================
广州地铁博物馆
这里呈现了广州的公共交通发展史,展示了全世界109个城市的地铁标志。对于小朋友来说,最开心莫过于可以体验模拟驾驶,只是正常日子里要做好排长队的心理准备。
地铁建造之前的地质勘探;3D模拟溶洞注浆的工艺;在1:1比例的庞然大物盾构机模型机仓里了解“打地洞”的工作原理;地铁换乘站N层的建筑结构,都足以大涨姿势。
地址:地铁万胜围站A出口南侧
门票:关注广州地铁博物馆微信服务号即可免费预约电子门票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五开放,周一闭馆。
===================================
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
这里来的人不多,来过两次,都逛得非常舒服。最大的看点就是1600平方米的巨型沙盘,以1:3800的比例,将7434平方公里的广州全域浓缩其中。非常壮观。
沙盘上方的大屏幕定时播放一段8分钟影片,配以震撼的声、光、电元素,全面介绍广州发展的总体规划蓝图。
除此之外,还有分区沙盘,广州的每座桥每个著名建筑,都可以找到。
规划中心不仅展现了广州岭南风情建筑的发展史(这部分老人家看了特别有感觉),还展示了一幅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拍摄于1955年秋季的城市航拍图,沧海桑田呀!
另外,还有城市植物绿化的规划、海陆空地铁各类交通的规划。这也是小朋友最喜欢的部分了。可以人机互动辨认植物、开一次模拟的轻轨(不小心的话,会撞到好多无辜的小兔子……)
公众号上有三种语言的语音导览,非常方便。
地址:地铁白云文化广场站,A出口步行200米
门票:关注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微信免费预约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开放,周一闭馆。
===================================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
一个好评度非常高的博物馆。位于文化公园里面,很有老广州情怀。清代闭关锁国,广州作为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特别是十三行一带,更是商贾云集,热闹非凡。而这个博物馆,见证的就是这一段历史。
那个时候,中国主要从西洋进口各种美轮美奂的器具,从中东及印度进口各种香料。而商船也从这里把我们的丝绸、瓷器、甚至古木家具,运到西方及东南亚各国。最有趣的是,还见识了清代广式英语,练英语老师都要皱眉头……
非常精美的一套国际象棋
超有质感的酸酯家具,色泽温润雕刻精细。
公众号上的AR语音导览,一幅素雅精美的广绣通过手机屏幕跃然眼前。
二楼还有王恒、冯杰伉俪捐赠的十三行时期文物专室陈列展。各色彩瓷、通草画、广绣、象牙器、折扇、五常家具以及银器、珐琅器、玻璃画、水彩画、油画、漆器更是不容错过。
地址:地铁文化公园站
门票:凭有效证件在文化公园门口免费兑票入场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开放,周一闭馆。
===================================
广州博物馆——镇海楼
说来惭愧,身为广州人,上了越秀山那么多次,却从没有进过曾经广州城的最高处——镇海楼。镇海楼源于明太祖朱元璋年代了,为镇住珠江口的海妖而建,可谓广州城标性建筑了。
每层面积不大,特别有本土情怀,展品按时间顺序递进而上,上到最高处,就由远古走到了近代。
这里的惊喜是展品小而精,看到了一些别处看不到各色陶俑,非常古朴有趣。广州自古以来多老外,这些陶俑里站在一起,也俨然一个小小联合国。
这个屋檐上的装饰,龙头鱼尾。我反被兴奋的小朋友科普了:这就是鲤鱼跃龙门,头过了龙门已经成了龙,而尾巴没过,所以还是一条鲤鱼尾呢!
地址:地铁越秀公园站B2出口,公园内可坐观光车直达
门票:成人10元,1.2M以下儿童免费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四9:00—17:30,周一闭馆。
===================================
粤剧艺术博物馆
舞榭歌台、雕梁画栋、小桥流水、假山瀑布……这里根本不像博物馆,仿佛在广州老城区隐藏着的一个世外桃源,曲径通幽处,悠然一片宁静的园林。
小时候跟着奶奶长大,天天被粤剧洗耳,而看粤语电视,听粤语电台长大的一代人,《帝女花》、《分飞燕》这些耳熟能详的曲目感觉已经不在粤剧范畴了。
各种精美的戏服和道具让你绝对不枉此行,戴上耳机,还可以听到当年粤剧名伶和各种唱腔的原声,薛觉先、马师曾、红线女等等,应有尽有。小朋友表示那时的唱腔奇怪又有趣,不看字幕完全听不懂,哈哈。
作为早期粤剧戏班的交通和住宿工具,红船虽已退出粤剧的历史舞台,粤剧演员依然被称为红船子弟,感情深厚。
生旦净末丑
这是一幅梅兰芳、薛觉先、邓芬合绘的岁寒三友。小学课本里也有梅兰芳蓄须明志的课文,粤剧名伶薛觉先同样拒绝为日军演戏。香港沦陷时,两人同困香港岛,与画家邓芬合绘此画,以松竹梅明志。
地址:恩宁路与蓬莱路口,永庆坊内。最近的地铁站为黄沙站
门票:凭有效证件免费领取门票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周一闭馆。
===================================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如今两广一带,被设为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秦末中原乱战,南海郡守赵佗趁乱兼并其他两郡称帝,自立南越国,直至被强大的汉武帝灭亡。这里是南越第二代国王赵眜之墓出土的馆藏。
金印玉玺
玉角杯
玉舞人
馆藏陈列和布置都相当有心思,如果没有时间去欣赏金缕玉衣,这里有一件完整的丝缕玉衣足以媲美。汉代帝王墓葬的复杂程度让人匪夷所思。
地址:地铁越秀公园站E出口
门票:10元,学生及长者5元
开放时间:每天9∶00—17∶30
===================================
珠江-英博国际啤酒博物馆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啤酒的诞生,是个美丽的误会。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最早的人类采集野生大麦,无意中把一些盛放大麦的容器敞着口放在露天的地方,遇到了容量恰到好处的雨水,大麦奇迹般地发酵了!神奇的口感促使人类开始种植大麦。
在粤语里,啤酒也被称为“鬼佬凉茶”,可见在西方世界里啤酒的受欢迎程度,他们爱喝啤酒,就像广东人离不开凉茶。
而此行最大的收获,从馆中反复播放的纪录片里,了解到了啤酒曾经救了欧洲人一命。中世纪欧洲人还不会将饮用水煮沸消毒,各种流行病夺去了很多人的性命。而酿酒过程中某个煮沸的过程,使致命的水源变成了可饮用的啤酒。中世纪配方中那种微咸、有着肉豆蔻香气的啤酒,某种程度上来说,挽救了中世纪的欧洲。
不仅如此,啤酒的酿制还奠定了现代医学基础的巴氏杀菌法,啤酒是首个使用巴氏杀菌的饮品。我们现在能喝上新鲜无菌的牛奶,还要感谢啤酒呢!
欧洲各色啤酒杯
中国古代的青铜酒器
至于,该不该带小盘友来啤酒博物馆呢?这里有条醉酒长廊,走一遍出来,是必须天旋地转一番的……小盘友说:那么难受,为什么这么多大人还这么喜欢喝酒呀!
地址:海珠区新港东路磨碟沙大街118号 琶醍珠江啤酒厂里面
门票:50元,学生25元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2:00 13:00-16:45
周六、日 8:30-16:45
===================================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真的有点冷,知道的人不多。座落在广州大学城广东中医药大学里面。
广东人,对中药材总比国内其他地方的人要敏感很多,因为我们是被妈妈的老火汤养大的。对各类草药,即使完全外行,也会知道上火喝杯凉茶,或者冲一杯菊花去去火。
一进门,就被三层楼高的几堵草药墙给震住了。
即使煲了大半辈子的汤,估计也没几个人能认得这些耳熟能详的草药“活”着时候的样子吧,真的太壮观了!
里面有医史馆和中药馆。馆藏很多珍稀中药标本,有特大野生人参浸制标本、鹿茸标本……这个中药馆也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中药标本中心。
在中医充满争议的现在(一边被拼命diss ,一边又被疯狂崇拜),我们是否能正视一下老祖宗留下的这笔宝贵财富,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更好地继承下来呢?
地址:广州市番禺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中医药大学内
门票:免费,凭有效证件入场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五9:00-16:30,
周六9:00-15:30,周日闭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