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忘初心《无问西东》——影评
“学习好有什么用?”每次面对孩子的迷茫追问,
“因为自由在高处,希望你过得快乐幸福一生。”自以为很高大上的回答。
“什么是快乐幸福”
“…………”

01//
“求学的目的是什么?”梅贻琦校长问吴岭澜
“我觉得不管学什么,只要在学习,把自己交给书本,心里就是踏实的。”吴岭澜说,
“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
“什么是真实?”
“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吴岭澜是20世纪20年代的清华学子,也是中国处于被列强欺侮,认为只有实业能救国的年代,一直认为最好的学生都念实科,而自己文科满分,实科不列(不及格),面对前途选择的迷茫,梅贻琦校长的话,让他开始思考。
吴岭澜眉头紧锁,路过教室,开始思考自己每天看到的,听到的……一直到泰戈尔到清华大学的演讲,主题是“对自己的真诚”,让他幡然领悟到梅校长的话,在不断地否定中,重塑新的自己,也认识到真实的自己,转变观念转入文科,后来成为清华的教授。
影片中梅贻琦校长和吴岭澜的关于读书目的对白,既是对那个时代吴岭澜们的解答,同样是对每一代人,在同样面对像吴岭澜一样的迷茫时的解答,也影响了最新一代人对读书的全新认识。

02//
这个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
沈光耀代表20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的清华学子。在1937年日本侵略战争,清华大学迁至长沙后转到昆明,和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组成“西南联大”。
在面对国家的水深火热,清华学子踊跃报名,沈光耀只是其中一员,但足以代表那个时期清华学子面对生死的青春抉择。
当他母亲知道他要参加空军后,千里迢迢过来阻止。
沈母爱子拳拳,端庄优雅,满眼氲气地说:我们想你能够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比如同你自己 喜欢的女孩子结婚生子,注意不是给我增添子孙,而是你自己能够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
你所能的到的名利光荣,祖上早就有了。妈妈只希望你过上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平安。
沈母也说出了,现在大多数母亲的心声。沈光耀在一面是敌机轰炸,饿殍遍野,满目疮痍的中国现状,一面是对母亲的承诺的内心挣扎。
在挣扎迷茫中,他遇见了吴岭澜,面对遭遇敌机轰炸,给学生在深山密林中上课时,饱含神情的朗读泰戈尔的诗句,为沈光耀们点燃指路的明灯。
沈光耀毅然参加空军,除了艰苦的训练,也为附近的饥饿难民儿童空投食物,用行动实践这触动他灵魂深处的话。
这个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
在个人幸福和家国大义面前,把大幸福放在个人的小幸福之上,做出了青春无悔的选择。

03//
陈鹏就是靠沈光耀空投食物活下来的孩子,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清华学子的一员。故事围绕陈鹏,王敏佳和李想三个年轻人展开。
王敏佳面对两个优秀男生的爱的选择,李想面对理想和爱情,选择了自己的理想,陈鹏在理想和爱情面前选择了爱情。
王敏佳和李想一起写给师母的一封匿名信为导火索。李想的支边名额下来,不想放弃,王敏佳独自承担所有后果,那个时代的批判是失去理性的。
面对满脸打得血肉模糊,没有脉搏呼吸的王敏佳,所有人都认为她死了。只有陈鹏对她不离不弃。
紧紧抱着她说:你别怕,我就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我会跟你一起往下掉。不管掉得有多深,我都会在下面给你托着。我最怕的是,掉的时候你把我推开,不让我给你托着。
这是爱情最好的模样,无论怎么狂风暴雨,都不要忘记真实的自己,爱你所爱,无问西东。

04//
谷润良说:一个人最好的状态不是世俗的成功,而是时时从容。
张果果是处于二十一世纪的清华学子的一员,处于现代激烈竞争的社会,面对各种迷茫的挣扎,也无从选择。
在竞争的工作中,张果果成为原上司的替罪羊被开除,面对原上司的对手,向他搜罗对原上司不利的证据,处于给和不给的两难抉择。
因为没有中标,成为替罪羊被开除,原公司找的为奶粉代言的四胞胎,医疗费成为难题,张果果在一次次内心挣扎中选择帮助四胞胎家庭,可是面对别人提醒会成为永无休止的“包袱”时,继续帮和不帮成为两难的选择……
和父母的一次清明扫墓,听到父母讲述李想,在大风雪中,为了救张果果的父母牺牲了性命的故事。
张果果才找到那指路的明灯,他是李想生命的救赎,也是爱的延续。
张果果毅然听从自己的内心,继续帮助四胞胎家庭,并帮她们找到生活下去的最好方式——工作。也毅然回绝了提供原上司不利证据的要求。
温馨的四胞胎婴儿房,张果果用爱的色彩,用心画出爱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