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宋太宗(一)

    《宋史》不忍卒读,读后内心往往会悲愤不已。史书还是少读点为好。

    但也有可乐处,尤其是看到一些明明应该是浓眉大眼的大人物,却偏偏干着一些偷偷摸摸的小勾当,而小勾当竟然还有大效果。这就有些喜剧的味道了,找乐子还是读点史书比较好。

    且介绍一位《宋史》中的大人物给朋友们认识:

    这位大人物名叫赵炅。仅仅说赵炅,知道的人或许并不多,因为赵炅二字的名气不是很大。但说起赵光义,知道的人就不少,赵炅就是赵光义,他哥哥就是史上赫赫有名的宋太祖赵匡胤。赵光义本名赵匡乂,赵匡乂是他老爸给起的名字,赵光义是他哥哥赵匡胤当皇帝后给他改的名字,赵炅是赵光义自己当了皇帝后自己改的名字,赵炅就是宋太宗。赵炅对父兄给自己起的名字都不满意,坚持相信名字还是自己起的好。当了皇帝以后,赵光义老喜欢给别人改名字,频繁改元给自己改年号,不知道有没有心理学家从中找出一些诸如焦虑症、强迫症、叛逆等因子。

    开宝九年十月十九夜(公元976年11月13日),皇帝哥哥赵匡胤喊弟弟赵光义入宫饮酒,二十清晨,赵匡胤暴毙。二十一赵光义当了皇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疑案“斧声烛影”。传说当晚兄弟二人喝酒至深夜,起了争执(宴无好宴,喝酒果真是“始于礼,终于乱”),哥哥吃了弟弟几斧子当即就去世了。 

    顺便说说喝酒的事,古话说,“一人不喝酒,二人不赌钱”,不是指一个人舍不得喝酒,酒要留着给客人喝的意思。而是说,独自一人喝酒容易郁闷,会越喝越不开心,最后大概率会出现轻生厌生事故。所以独自一人最好不要喝酒。当然,老酒鬼除外。至于“二人不赌钱”,则比较好理解,就是担心,两个赌徒,赌急眼了,赖账事小,动手出人命事大。不过,以史为鉴,从赵氏兄弟二人喝酒结果来看,二人关着门喝酒,也不见得就好。看来,喝酒至少需要三个及三个以上的人才好,人少喝酒不安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