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封装性)

封装性

定义:将类的某些信息隐藏在类的内部,不允许外部程序直接访问,而是通过该类提供的方法来实现对隐藏信息的操作和访问

  • 某些信息(类的成员变量)
  • 类提供的方法(get、set方法 )规范: get+成员变量名(有返回值) set+成员变量名(无返回值)(IDE工具可以自动生成工具栏的source下)

好处

  1. 只能通过规定的方法访问数据
  2. 隐藏类的实例细节,方便修改和实现

封装的实现步骤

  1. 修改属性的可见性 (设置为private)
  2. 创建getter/setter 方法 (用于操作成员变量,成员变量的读写)
  3. 在getter/setter 赋值的预处理

访问范围修饰符 (一般情况下,成员变量private ,成员方法public)

  1. private (本类(即本类中的内部类和外部类))
  2. default (默认,没有修饰符时) (本类、同包(同一个路径下)
  3. protected ( 本类、同包 、子类
  4. public (本类、同包 、子类、其他

java 中的包管理

规范:写在代码package 下的第一行
包的使用:import com.music.myclass (推荐全小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