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去看纪录片《二十二》,难得的是影片放映结束后,灯已亮起,大半人却仍旧坐在那里认真观看着那长长的众筹名单。
第一次,那么多名字似乎都有了意义,不再是无关紧要的符号。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被日军强征的慰安妇多达20万人。
2012年,导演郭柯拍摄了一个“慰安妇”的故事,那时候幸存者32人,短片取名为《三十二》。
2014年,这个数字变成了22,他决定用镜头记录这22位老人,电影取名《二十二》。
如今电影上映,这个数字,变成了9。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曾害怕接触这类影片,害怕那段沉重压抑的历史,可当我终于鼓起勇气坐在影院里,才发觉记录的是她们如今平静甚至有些“无聊”的生活。
她们看起来和我身边很多老人并无大太区别。
影片没有渲染太多悲情,只是在告诉人们,她们现在如何活着。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结尾处两位老人说的话:
这个世界真好,吃野东西也要留着命来看。——韦绍兰
希望中国和日本要一直友好,不要再打仗,因为一旦打仗,会有很多人死去的。——陈林桃
有位朋友说,战争年代,生命很多时候不过是数字罢了,因此,只有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才明白战争的残酷。
有人质疑,既然是伤口,为何要让她们出现在镜头前,还她们一点清净不好么?
也许是这样,可很多时候,数字总是那么冷冰冰,只有她们出现在眼前,那些陌生的名字,才真正鲜活了一些。
亲眼见证她们的日常生活,亲耳听到她们的声音,才能或多或少地理解她们的心境。
这样,再想起这数字,就不再只是数字,而是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一张张酸涩或者欢笑的脸。
我们习惯了用人数来记录战争史,多少人对战多少人,死伤几何,被无辜屠杀者几何。
因为人数太多,数字成了他们共同的代号。很多时候,连名字都来不及记得。
前阵子重温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那些被拯救的犹太人的名字被一次次地念起,一个个陌生的脸庞也一次次地上前答“到”。
那份名单,是绝望中的一丝希望,它意义深重到数字无法代替,上面每一个名字都值得认真被提起。
而没能获得拯救的,是无名的大多数,是被淹没在硝烟中的大多数。
“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了全世界。”
曾经我以为,这句话的意义在于救赎,可如今忽然觉得,每一个生命,无分贵贱,都足以称得上全世界那么重。
《巨人的陨落》一书以一战史开篇,虚构了无数个身处其中的小人物,从他们的视角来推进历史进程。
在作者的笔下,那段战争史不再是史书上关于知名人物,关于政治博弈,关于具体战役的叙述,而是令人时时揪心的个人生死存续,爱憎别离。
是的,身处于不同国家的主角们,因为战争被迫陷入危险或者困窘。
他们于读者而言不再是几百万人中的一个,而是有了姓名的,有血有肉的,让人关心其命运的特殊人物。
书中有一个情节,停战协定就要签订的那天上午,长官还在下令进攻,双方将士还在桥两岸开火。
一位17岁少年,信心满满地接受炸毁敌方堡垒的任务,没有“主角光环”的他,终究还是没能缔造神话,倒在了进攻的路上。
几分钟后,停战的命令传到了前线。
可却停止不了少年离去的灵魂。
我在那一瞬间心中愁肠百结,尽管知道这是小说,却忽然意识到,真实的战场上,有无数个如少年一般的人,没有熬得过那最后几分钟。
他们的人生本有无数个可能,但却没有想到会永远定格在那一瞬间。
“只愁命短不愁穷”是纪录片中一首歌谣的唱词,那个经历了最痛苦难熬岁月的老人韦绍兰,面对镜头选择笑呵呵地唱着这首歌。
因为她比谁都更懂生命的真谛:人活一世,除了生死无大事。
《权力的游戏》中唐德利恩对雪诺说:死亡是敌人,最初的敌人,也是最终的敌人,敌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但我们仍需与之抗争。
生命之长短时常无从知晓,但人为挑起的战争和侵略从来都应该被深刻反思。
那些被战争伤害的无辜生命,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我们,和平之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