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空灵无挂碍,宁静淡泊,于清雅净空中品味水与彩之芬芳,似茶甘醇,水彩也清欢。”
“葱茏䨸润,富有水气为“润”,《淮南子·说林》谓“山云蒸,柱础润”即此。“韵”则指声音的和谐,如汉《蔡中郎集·弹琴赋》:“繁絃既抑,雅韵乃扬。”后泛指同范畴内,诸单元间的协调。再后,“韵”还引申为“风雅”或“气韵”,是美好事物或感觉的代指,也是一种情态的描述。总之,“润”指事物单一现象; “韵”则指同类间多种关系的协调。”
“电脑上有王涌君水彩画新作系列。其作品最大特点,即水气盎然,酣畅淋漓,显得恬淡宁静,即“润”。不过,“恬淡宁静”的感觉,来自画中各要素间的协调,即或可说,他水彩画诸要素均保持谐调之状态,如画题与画意;设色与题材;画法与意境等,给人心地宽广、宜然自得的感觉。”
“我曾为王涌旧作撰写画评,认为:一、画题平易而不取着意之心;二、平淡天真,自然而不事雕饰;三、设色澹逸,素雅而不事艳丽。以上三点体现了古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古人把这种趣味归纳为一种“远”的文化心态,它既是郭熙“三远”透视法则的底蕴,更是魏晋以来,中华民族在人物品藻方面的标准和要求,即一种“冲融”、“冲淡”的精神境界。”
“这是王涌君水彩画过去时的特点,再看新作,以为他审美情趣一如既往,无有变化,尽管画题和内容有所扩大,画法有所深入,但仍保持了自身的传统。这是艺术一常态,象魔术一样反复变化,能谓传统?王涌水彩画的主要特点,是“润”与“韵”的结合。即前面所说:“润”指画面效果;“韵”指画中诸要素的协调。比如:新作《君子行》中,花和叶皆朦珑,乃至盛器蒜头壶也朦胧,均隐没在空气中,惟青色简笔士人(即君子)四五人,悠闲地怅佯其间。在喧嚣的时代,这恰是世人追求的心灵寓所,以得片刻之安宁。又比如:新作《归》由青色简笔农夫与数牧童谱写了一曲乡间奏鸣曲,它所造成的效果,无疑也是心灵的静谧。”
“这类作品中,他既保持了自身特点,又强调了画作的文学色彩,使过去“装点”居室的或其他空间的艺术,“今朝更好看”——他的画作不再只是美的表达,而强化了禅心儒学的意味,一种可联想与揣摩的意味。”
“在王涌新作中,多了风景一类。实说,现在此乃他作品之短板,如中景树丛过于概念。新开垦处女地尚待汗水之浇灌。但新作并非乏善可陈,如画面处理,即有版画黑白灰的归纳手法。如《写生之三》《写生之四》《写生之六》等,画面简洁明朗,在灰色基调上或勾勒、或渲染,表现了他对心灵隅所的憧憬。《油菜花香》数幅和《清空无尘》等,均能勾起观者对清净无尘世界的联想与思念,由怡情而发散无为之诸理念。”
“水彩画是西方泊来之物,它始自十八世纪初在英国形成独立画种,继而传入中国,很快在东土培养许多奉行者,进而扎下根来,今天,队伍有日益扩大之势。但在东方文化再度回归时,好多画家仍用西方的画具、西方的审美、西方的技法、重复西方式的审美趣味,以致失缺了东土文化的精髓和审美习惯。”
“王涌则不然,他及同道,借西画之形式,注入东方审美之理念,表达国人价值观及美学趣味。”
“算起来,我忝为王涌的同学。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作为进修生安排在版画班学习,我们上课就在一起了。一次上水印课,任课老师对王涌画的水印稿备加赞赏。这是一位不苟言笑、分外严肃的老师,自然,他的赞赏引起大家关注。王涌画的是水中柳树丛在一汪秋水和一抹朝霞中,算是一小境了,但水气盎然。说王涌画的是水印版画稿子,不如说是画的一张水彩画。”
“多少年与王涌分别,各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忙乎。迄再相见时,没想到作为版画的学子王涌竟是水彩领域的大师。我想,不知哪张水印木刻是否他水彩生涯的起点,也是命运弄人,或许就是这样,王涌挟版画知识体系进入水彩领域,出乎意料地开始了他新的艺术人生。”
“水彩之道如茶道,茶道之宗在于拿起、放下,水清心净。朋友三五聚斋品茗或独斟自啜,于幽静中求之恬适,于回甘中得之中和,实乃君子之闲雅,清欢甚惬!茶道礼仪,方寸有节,否则无礼也!水彩画为异邦舶来品,后渐广之,究其原由当以“水”为缘。其高洁、清透、婉约而洒脱之象为国人所喜好。初学水彩者,也讲规矩,步骤环节乱不得,乱则生晦损人眼也!得其法后,每每作画,气定神闲,水彩交融,色韵尽染,水生万象。而水随心动,自然流淌,尘世浮埃早已洗去三分。心性空灵无挂碍,宁静淡泊,于清雅净空中品味水与彩之芬芳,似茶甘醇,水彩也清欢。时下,世人多趋水彩,除其怡人心脾调神外,其材料工具较之其它画种更为便捷,尤外出写生采风,拧起小包说去便去罢了,好一身轻松也!”
王涌,1961年生于四川,1984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协会会员,湖北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北水彩画协会副会长,湖北省当代水彩画院院长
展览 获奖:
2018年,作品参加“武汉美术馆新馆建馆十周年暨湖北名家邀请展”。
2017年,作品参加"水彩再现"国际水彩邀请展;作品参加"江潮涟波"湖北、汕头两地水彩联展。
2016年 “看山看水”三人作品展,汤湖美术馆。
2015年在武汉仟禧雅画廊举办“恬然无间”写生个展。
2015年水彩作品参加武汉市美术馆“绘事后素”四人展第二回。
2014年参加“水彩再现”当代国际水彩名家邀请展。
2013年水彩作品参加武汉市美术馆“绘事后素”四人展第一回。
2013年水彩作品参加武汉市与日本大分市美术联展。
2013年水彩作品参加“水波荡漾”两岸水彩名家展(台湾)。
2012年作品《七月七》获第一届湖北艺术节楚天文华美术奖,并被省美术馆收藏。
2011年作品被亚洲水彩艺术博物馆收藏。
2009年《唐诗系列-春怀引》获湖北省第三届陶艺展学术奖。
2009年青花瓷《唐诗系列》获湖北省第十一届美展优秀奖。
2006年水彩《追忆中的蓝色》参加中国百年水彩画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2004年获湖北省第十届美展铜奖,壁画《生物进化史》(合作)参加全国首届壁画大展,获大奖。并参加全国第十届美展。
2003年获中国水彩写生大展铜奖。
2002年获第六届水彩画、水粉画展览优秀奖。
1999年参加全国第九届美展,获湖北省第九届美展银奖。
1998年参加“深圳全国青年水彩画家提名展”。
1997年获第七届中国水彩画展铜奖。
1996年在北京国际艺苑举办“湖北五人水彩画联展”。
1994年水彩《追忆中的蓝色》获全国第八届美展大奖,并获湖北省第八届美展银奖。
1993年获中国长江杯水彩画大展金奖。
1992年参加杭州中国水彩画大展获铜奖,参加第二届水彩画、水粉画展览,获优秀奖。
1991年参加中国西湖美术节,获银奖。
1990年参加杭州中国水彩画大展并获铜奖,获“隔山大奖赛”优秀奖。
1989年参加全国第七届美展,获湖北省第七届美展铜奖。参加全国第七届美展。
1987年参加首届“全国水彩画、水粉画展览”,并获湖北省第二届水彩画一等奖。
1984年参加全国第六届美展,并获湖北省第六届美展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