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套娃(俄语:матрёшка,英语:Matryoshka doll),又叫吉祥娃娃,是俄罗斯特产的木制工艺品。以下是关于它的介绍:
起源与发展
- 起源说法:一种说法是起源于俄罗斯农村的民间传说;另一种说法是18世纪初从日本传入俄罗斯,其前身是日本本州岛的弗库鲁马玩偶娃娃。
- 发展历程:1893-1896年间,画家谢尔盖·马柳京和工匠瓦西里·兹维奥兹多奇金合作制作出第一个俄罗斯套娃。1900年,马留丁妻子将套娃提交给世界博览会并获奖,此后俄罗斯各地开始制造。
制作工艺
- 选材:多选用质地较软、易于操作的椴木或桦木。木材需经过2-6年的自然风干才能使用。
- 成型:先制作最小的实心木娃,然后从小到大地制作其他木娃并使其中空,以便一个套一个,形成毛坯。
- 雕刻打磨:对毛坯进行精致雕刻打磨,使其线条流畅、造型美观。
- 彩绘上漆:用水彩或油漆描绘出各种图案,再进行上漆处理,以保持颜色鲜艳、持久不褪色。
艺术特点
- 造型多样:传统形状为鹅蛋形,现在也有长圆形、茶杯形等。其层数通常有三层、五层、七层、十层等,最多可达100多层。
- 图案丰富:包括传统的穿着俄罗斯民族服装的姑娘“玛特罗什卡”形象,还有历史人物题材、文学作品人物题材、日常生活题材等。
文化内涵
- 情感寓意:象征着家族人丁兴旺、永不分离,也可用于寄托亲情、见证爱情、表达思念。
- 哲学隐喻:体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个体与集体共生关系,也代表着俄罗斯人对生活和世界的认知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