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专注,就有多优秀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优秀

一个人不怕智商不够,也不怕没有权势背景,也不怕条件能力不足;最怕的是专注,最怕聚精会神,眼中无外物的做一件事,最怕一个活生生的人站在你的面前,你还能视若无睹,完全忽略了人的存在。

        曾记得有个故事,有个人在周末去拜访法国大雕塑家罗丹,罗丹带他参观了自己的工作室,一个简朴的房间,有巨大的窗户。桌子上堆满草图,地上摆着一些完成的雕像,其余都是黏土做的雕塑局部:当那人正看得入神,回头发现罗丹已经穿上了工作服,正站在一个木架子前面。

罗丹侧头看了看雕像,后退一步,盯着少女出神。这位身材魁梧、肩膀宽阔、满头白发的老人好像变成了热恋中的少年,他柔声说:“肩上的线条还是太粗,这里还差一点儿……”大师拿起刮刀,木制的刀片轻轻滑过湿润柔软的黏土,所到之处留下肌肤柔美的光泽。罗丹在架子前走来走去,不时转动雕塑台,有力的双手一刻不停,眼睛里闪着光,“还有这里……嗯,还有这里……”他边修改边自言自语,时而兴奋地点头。

        就这样半小时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罗丹再没跟那人说一句话,他把那人给忘了,把整个世界都给忘了。除了手中的作品,他眼里没有第二件东西。他专注的神情,宛如上帝正在创造世界。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罗丹舒了一口气,扔下刮刀,满意地笑了。然后他脚步轻快地向门口走去,突然看见我,吃了一惊,凝视半晌才记起我来。

          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也是专注的典型代表,比尔盖茨做计算机,而巴菲特做的是股票投资,两个人几乎没有共同体话题。但是有一次两人见面了,对于两位巨人的第一次见面,很多人都在仔细观察。至少在一点上,巴菲特和盖茨是相似的,如果遇到不热衷的话题,他们会尽量选择结束。

        人们对于盖茨不善隐藏自己的耐心早有耳闻,而巴菲特,虽然在遇到感觉无聊的话题时他不会提前走开转而找本书看,他们彼此一直在聊天,没完没了,根本没有注意到其他人。巴菲特问了他盖茨很多关于IT产业的问题,但巴菲特从来没有想过要理解属于他的那个行业。

        比尔盖茨曾经还想说服巴菲特购买一台电脑,巴菲特拒绝了,但比尔还是不死心,他说要派微软最漂亮的销售小姐向巴菲特推销微软的产品,让她教会巴菲特如何使用电脑。他说话的方式很有趣,巴菲特告诉比尔:“你开出了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条件,但我还是会拒绝。”

      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专注的巨大作用,罗丹的专注近乎疯狂,所以成就了法国历史上著名的雕塑家,而盖茨和巴菲特也是如此。

        对于一件事情,无论你过去对它有什么成见,觉得它多么枯燥,一旦你专注投入进去,它立刻就变得活生生起来!而一个人最美丽的状态,就是进入那个活生生的状态。

        正是由于专注,才成就了托马斯·爱迪生这个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正是由于专注,才诞生了沃尔特·迪斯尼这位享誉世界的动画片之父;正是由于专注,才让大家认识了美国灵魂乐教父詹姆斯·布朗。

      大家都知道歌德,是个多才多艺的人,擅长绘画,弹琴,还精通希腊语,拉丁语,希伯来语,法语,英语,意大利语。虽然歌德精通多门语言,但他在写作时,规定自己自己只能使用德语。正因为他只专注一件事,才能做到与众不同。

    你越专注,你就越优秀,现在我们很多人没有成功就是专注力不够,一件事,只要专注去做,没有做不好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首先让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本书的主角沃伦·巴菲特。巴菲特1930年8月30日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是全球...
    惜她阅读 9,630评论 1 16
  • 没有故事的董先生 “本文参加#未完待续,就要表白#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窗外早...
    赵本芳阅读 3,269评论 4 1
  • 现如今,社群运营是一个很火的概念,很多公司都开始涉及这方面的业务。但是很多社群往往都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一个月内群...
    右手猫阅读 2,773评论 0 1
  •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屋子里建了一座独木桥。一位教授对实验的学生说:“这个屋子很黑,你们紧...
    池恩琛阅读 3,22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