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第二季》,图片来源@豆瓣
文丨麻辣娱投,作者丨王金星
说来惭愧,这一代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四个字的理解和认知,可能只是来源于自己收藏的“必看纪录片”系列。除此之外,就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它的存在,总觉得那些来自“遥远古代”的东西只适合在一本正经的纪录片里待着。
不过,最近有种趋势或许会扭转这样的印象。
在2018年的互联网视听大会上,B站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涉足国创、国风舞蹈、汉服等领域的B站国风兴趣圈层的覆盖人数相比5年前增长了20倍以上。
随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国民关注,国内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国风新潮流”。不仅诸如《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国风美少年》这样的文化类综艺大批涌入观众视线,国风动漫、国风音乐、国风游戏、国风电影等内容也在不断收获着观众们的注意力。
当然,影视作品也不例外。不管是此前热播的《延禧攻略》《陈情令》《长安十二时辰》还是最近热播的《庆余年》《鹤唳华亭》等,就都曾不同程度地对描绘和勾勒了各自理解中的“国风印象”,全网好似一夜进入“国风+”时代。
华服雅筑为表,意境精神为里,国风更有代入感
何为国风?从广义上说,国风可以说是中国文化风格的简称,小到服装、乐器、文物、古迹,大到诗词歌赋、地域文化、历史精神都可称之为国风。
国风融于影视迄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进入千禧年后,除了人们熟悉的武侠、历史、宫廷、传记等题材外,国风剧也开始进入求新求变的国风1.0时期,在此期间出现的穿越、魔幻等新颖题材风靡一时。
2014年,互联网资本介入影视行业,IP风潮涌起,国风剧进入大制作、大流量的国风2.0时期,国风剧的服化道愈发考究,但同时也因追逐资本和流量略显浮夸。
而在近两年,随着大众的审美越来越高,对于烂片的容忍度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意识到大制作、大明星、大资本已经不再是“票房灵药”,唯有精益求精、深耕细作,才能赢得观众认可。
于是,当代影视剧的制作便进入了一方面注重植根传统文化努力创新,以工匠精神打磨精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另一方面,借助年轻化表达,唤起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传承意识的国风3.0时代。
比如《白蛇:缘起》以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故事引发观众热议和好评;《唐砖》以盛世唐朝的文化风貌,展现传统文化之美;《宸汐缘》也从服、化、道等细节中彰显中国美学精神……
纵观近年来的国风大剧,雷人造型少了,精细化的还原多了;生搬硬套少了,真正融合传统文化的灵魂展现多了,从中我们明显能看到中国影视剧正经历的“从皮相到骨相的进步”。
比如今夏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剧组在拍摄时参考了博物馆珍贵馆藏以及民间收藏的文物资料等,对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物服饰、妆容等进行了逼真还原,甚至精心复原了28种供宴会和日常场景所需的唐朝点心,巧妙融入了古法造纸和打铁花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最大程度还原大唐长安的一天,剧中战士的铠甲也严格按照了史实重做,全金属材质每个重达40-50斤。
群演服饰全是定做,不用刺绣只用印染——因为那时的长安百姓服饰流行的就是织和染。为了确保色调真实、统一,剧组还自制了唐代的标准色卡,一一比对。
曾热播一时的《延禧攻略》,里面的很多衣服都是找秀娘来照着以前的参考来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因为皇后的棉褂用了一种叫缂丝的工艺,为了做到完美,剧组还特意从苏州请了缂丝工艺的传承人。
剧中富察皇后平日里“以通草绒花为饰,不御珠翠”。这个绒花在06年的时候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组为了尊重、还原历史也特地找到了这门技艺的传承人,由他照着故宫里的真品来制作剧中的绒花头饰。
今夏热播的《陈情令》同样是这股国风热潮中最新近的一个代表。
以广受好评的五大家族视觉风格为例,五大家族均有其代表纹饰及特定的服饰妆容,不管是代表姑苏蓝氏的卷云纹,代表云梦江氏的九瓣莲花纹,还是代表兰陵金氏的白牡丹纹,这些纹饰及整体服饰设计均参考了中国传统服饰、美术和壁画等精髓。
同时,剧中的重要道具也相当考究,剧中魏无羡的长笛“陈情”、蓝湛所使用的古琴“忘机”、蓝曦臣的玉萧“裂冰”等,都是我国的传统乐器,不仅为人物形象增色,更诠释着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命运走向。
多维感官沉浸,传神情境演绎。用多样角度呈现传统文化,由可感可知的创意支撑传统文化的厚度,通过追求细节的完美,让影视剧中的“国风”成为一整套视听体系,包括建筑、服饰、器物,以及礼仪、辞赋、规制等,是“国风”带给观众的最大感受。
有学者将其定义为“新国风”——因为这是基于当下日常和流行文化的目光去审视、重构源自中华传统的文化元素。而与此同时,在这些影视作品的传播过程中,也体现出年轻一代用古今对话的姿态传播历史文化的新趋势。
当下年轻一代具有更强的文化自信与民族文化认同,他们不再把传统文化视作纯粹的审美客体,或遥远的文化想象符号,而是作为生活中息息相关的“活”的事物,这种充满主动性的审美文化心态,也在塑形影视作品的审美倾向。
例如三国故事妇孺皆知,而《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讲述了另一个战场——朝堂。在这里,人心的博弈也是前仆后继、腥风血雨。
寻名主以匡扶天下的杨修,念旧主也护新主的荀彧,为救父几次涉险、为君主鞠躬尽瘁的司马懿,当然还有大宴铜雀台豪情尽显、痛失爱子伤心欲绝的曹操……每个充满个性的角色,无不展示了古人之才华和雄心。
令人难忘的还有剧中的诗词歌赋。如甄宓饮鸩前悲咏《塘上行》,曹植面临绝境时吟诵《怨歌行》,无不结合此情此景,完成了对诗歌的最好诠释,称得上是传统文化与影视作品浑然一体、相映成辉的典范。
还有《长安十二时辰》这部“长安反恐故事”,无论在细节铺陈还是人物心理拿捏上,都在向青年审美、流行文化靠拢。
比如,剧中各大望楼之间组成的庞大信息网络,很容易让观众联想到GPS定位系统,而被用于推理及人才选拔的大案牍术,简直就是古代版大数据。
而除了这些“硬件”的推演类比,与年轻人心态的契合则更为重要——剧中主人公步履蹒跚,却抱定决心不灭赤诚,坚持内心的抉择,这样的“燃系叙事”也很容易让年轻人找到情感和价值观的共鸣。
传统文化理论下,架构出浓烈“中式文化”世界观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不易,有不为亦难”。
《鹤唳华亭》中萧定权入囚笼出宫,太傅卢世瑜追至城门口冒死进谏,劝谏之言掷地有声。这一幕经过老戏骨王劲松和青年演员罗晋的诠释后愈发深入人心,观众在为之泣泪的同时,更是被“君臣家国、师徒父子”的真谛感染。
剧中大儒卢世瑜所拥护的不仅是他鞠躬尽瘁培养而成的储君,更是儒家士大夫阶层心中的“正道”。这种“儒家精神”贯穿全剧,无论是萧定权遭遇绝境之时从容不迫言之“君子死而冠不免”亦或是在“陆英案”中选择保全老师身后名,皆是儒家思想中“家国天下、忠孝仁义”的精髓所在。
曾凭借口碑一路逆袭的热播大剧《香蜜沉沉烬如霜》,不仅创造了一个新型完整的世界观体系,同样也将中国传统文化很好的融入到这部古装神话剧当中。
比如开场便映入眼帘的“八卦”,可以在《山海经》中找到原型的天帝太微、凤凰旭凤、应龙润玉、凶兽穷奇等等。
可以说,该剧不仅解锁了《山海经》《淮南子》和《逍遥游》等古代典籍中的诸多神兽,还普及了农业上的节气、自然物种、古人辛勤劳作的日常,以及对神秘大自然的崇拜等等。
还有前文提及的《陈情令》,除了融入了国风建筑、服饰美学元素外,通过“以礼治家,礼仪立法”的姑苏蓝氏也向大众传播了虚左礼、立容、坐容、八拜、四拜、揖首礼等传统礼仪,兼具娱乐和观赏性,满足了观众的审美和精神需求。
国风到底是什么?只是服饰、首饰等小东西吗?从更深远的意义上看,国风是一种审美风格,但其实更是一种内容文化。
“君子风范、礼仪之邦”是《鹤唳华亭》的文化核心,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陈情令》中魏无羡和蓝忘机之间虽然行事风格、性格特点截然相反,但内心深处对侠义精神的共同坚持,同样也是我们文化中对“人间正道”的坚守;
以战国时代为背景的历史题材剧《大秦帝国之崛起》,整体格调磅礴大气,高潮迭起。帝王将相,心怀天下;士子大夫,高风亮节。尤其是秦宣太后的那句“我不在乎天下人如何评价于我,只在乎秦国的好坏”,更是展示了我们中国人在家国大体和历史风云变幻下的拳拳之心。
君子风范、心怀天下、人间正道……在价值多元、个性舒展的当下,这种情感共情无疑拉近了传统文化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让传统文化不再是束之高阁的“远古遗物”,令每个人都能够感同身受。
文化这东西有用吗?说难听点没有照样好吃好喝;那它没用吗?其实也不然。
曾经的万国来朝便是世界对大唐文化的仰慕,而在如今,它便是你在外国抬头挺胸的根本。如今人多知西餐之礼,却鲜知中国之德;懂咖啡之艺者众多,通晓茶道者甚少;能说西方百年事,不知中华千年史。
每念及此,多让人心怨神伤,可知文化复兴,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