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大坏人,他有权又有钱,有野心,有心机,有武功,有手段,这个人你们知道吗?没错,他就是董卓。
说不上为什么,我特别喜欢董卓,这个角色,对这个角色,情有独钟。
无论是看哪个版本,董卓这个人物都出现在小说的前面几个章节,直到被貂蝉以美人计给除掉。想想看,也许,正是因为他的出现短暂又富有力量,使得这个人物充满神秘感,富有吸引力。
尤其是在收听《凯叔三国演义》的时候,那董卓的笑声:“啊 ... 哈哈哈哈哈....” 简直是把这个人物给笑活了,好像董卓这个人,他就站在我的面前,无比鲜活、生动。
在小说的一开始,董卓的身份是,西凉刺史。
西凉,那个时候也叫凉州,指的是现在的甘肃、宁夏、青海、陕西一带。西凉刺史是干嘛的呀? 就是西凉的最高长官,手握军事和行政大权的大官。
按说,他的官位也不小了,但是他这个人特别有野心。本来起点就高,他却不甘心只是当个地方的封疆大吏,他一直在等待着掌握中央大权的机会。
董卓进京的原因
公元189年,董卓正在校场的高台上,看将士们操练,这时,他突然接到一封密信:“ 汉灵帝已死,长子刘辩继承了皇位 ... ... "
人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董卓每天操练士兵,就是在等待一个机会。他敏锐地嗅到了机会的味道,并被他紧紧地抓住了。
这信,是汉灵帝的皇后何氏,同父异母的哥哥,何进,何国舅写来的。
何国舅在信上说,十常侍,也就是汉灵帝生前宠信的十个宦官,在汉灵帝死后,把持朝政大权。现在朝廷的朝政大权,被这十个宦官握在手里,朝局不稳,何国舅来信请董卓带兵进京,清除现任皇帝身边的这十常侍。
这是一封求援信,这封信,同时也抄送给了另一位大将军,荆州刺史,丁原,丁建阳。
当时朝廷里的情况是:汉灵帝死后,留下了两个儿子,十四岁的刘辩和九岁的刘协。继承皇位的,自然是这两个儿子中的其中一个。现在,朝廷分作两派,何国舅支持十四岁的刘辩,而那十个宦官,支持九岁的刘协。
这不仅仅是两个儿子在争夺皇位,更重要的是,朝廷的两大势力在争夺权力。因为,哪一个派别保举的皇子赢了,哪个派别就拥有了掌控天下的最高权力,皇帝,只不过是个傀儡。
董卓从何国舅写来的密信中,敏锐地察觉到了,十四岁的刘辩,目前已经成功登基,当上了皇帝,何国舅现在是胜利了。但是,这个何国舅知道那十个宦官绝不会善罢甘休,这才写信给董卓和丁原,请他们带兵进京,帮助何国舅除掉那十个宦官。
董卓带了三千兵马,赶赴京城。
等待时机,琢么着下一步该怎么办
在当时,打一场仗,怎么着也得上万人,这三千兵马,实在是不算什么。
只是,从西凉到京城,路途遥远,如果倾全军之力进京,不仅粮草供给线会拉长,浪费时间,而且,声势浩大,肯定会引起四方警觉,会增加不必要的麻烦。这,就是董卓的心机所在。
这三千兵马,日夜兼程,直奔京城洛阳,只用了短短几天,就到了洛阳城外,然后,在城外驻扎。
他没有着急进城,而是耐心地等待。
很快,他收到了信息,十位宦官在宫里,要设计杀害何国舅,何国舅的部将,冲进宫里血洗皇宫,十位宦官全部被除掉。
收到这个消息,董卓的第一反应就是:皇帝在哪?
原来,几个大臣带着新上任的皇帝和九岁的刘协,逃出皇宫,不知所踪。
随着事情的发展,办法自然被他想出来了
这时,董卓的心思就放在皇帝身上,他敏锐地觉察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皇帝的下落自然被他打听到了,几个大臣已经救驾成功,董卓的下一步计划就是——抢功,抢救驾的功。
新上任的小皇帝刘辩,见到董卓,吓得浑身发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而另一位皇子,九岁的刘协,也就是陈留王,质问董卓,见到天子为何不下跪,陈留王的镇定自若,为董卓的下一步计划打开了思路,他要废除新上任的小皇帝刘辩,改立陈留王,也就是九岁的刘协为皇帝。
换皇帝的主张,都有谁胆敢站出来反对他呢?
这第一个就是,同样收到何国舅密信的将军,荆州刺史,丁原,丁建阳。正是因为丁原,丁建阳,才引出号称是 ”三国里面武功第一“的猛将,吕布,吕奉先;后来又有了家喻户晓的故事 “吕布戏貂蝉“,这些都是由董卓,这个角色引出来的。
那么除了荆州刺史丁原,丁建阳,还有谁站出来反对过董卓呢? 袁绍,袁本初;
曹操,曹孟德;尚书丁管;校尉伍孚;司徒王允;陈宫,陈公台。
也是由于这些人,才引出了后面的伍孚刺杀董卓不成啊;曹操借宝刀啊;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啊;十八路诸侯联盟啊 ... ... 等等等等。
董卓长什么样?
说了这么多,这董卓到底长什么样啊?
他啊,身材特别壮实,个头特别高大,彪悍有力,大肚子,黑色盔甲,黑色战马,让人感觉特别凶,可怕,让人不禁望而生畏。
但,也正是这些,才更加鲜明地体现了小说的人物魅力,正所谓有黑就有白,有善就有恶,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公平的。
这么强大的一个人,后来不也是被貂蝉这个弱女子给设计,除掉了吗?所以说,是人就有弱点,这是小说的情节发展,也是历史的发展。
从董卓身上学到了什么
董卓,就是这么个可怕的坏人,拉开了《三国演义》的一个高潮,让故事得以延伸。
看事情不能光看表面,我们要学习董卓身上的优点,他做事的方法,对事情的判断,思维,还有并不急躁的心理,当然,我们不能把这些用到做坏事上面,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坏人身上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将这些优点用于做好事,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才是我们现代人应该有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