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观到自己的倦怠,决定给自己一个假期,当时想的放到这个月底呢。开始几天,还蛮好的,虽然给自己放了假,也没有太闲,但是心情却平静下来。不过这个平静里,也有一些被我遗忘的隐忧,比如关于要写的牙的文章。
今天上午忙完了回到家,正好身体不适,早早午饭就上床了。听着网课,我迷迷糊糊就睡着了。大概一个小时后,我就醒了。我在床上斗争着,起还是不起。我总是想知道怎麼做才是对的,如果不是对的选择,我会害怕。最起码,知道选择后的代价,我也会心安。可是很多鸡毛蒜皮的事情上我也会很纠结,我把它称为举轻若重。
今天斗争的是什么呢?
一个声音:
你该起来了。虽然休假,但是也有很多你喜欢干的事情,也不少啊。还有好多网课。再说啦,白天睡多了,可能晚上睡不着。而且睡多了,对身体也并不好。从这两个方面说,你还是起来吧。
另一个声音:你说的很有道理。可是我还是感受不到可以让我起来的力量。在这期间,我想体会一下,到底该如何与感受相处?我希望和感受合作,我不想成为感受的敌人或者主人。我不确定,我说合作这个词合不合适,因为佛陀确实没有这麼说过。他告诉我们,感受和自我都是没有自性的,我还没来得及体验到那么深。
那么我现在想体验的一件事是:什么是以感受为中心呢?每一个感受升起,我们都需要用NVC来倾听他吗?如果那样,我们每日的生活,岂不是为“感受”而服务了?可是感受,的确是缘起,我观到了这样的特点。
如果换一个词,关怀或者关注感受呢?关怀或者关注的区别是什么?好像关注会给感受带去能量或者消耗自己的能量。而关怀只是带着慈悲去看他,但是不干预他,只是陪伴他。说到这里,我心里有一些放松下来。
执白守黑。总是想起这个词。如果想保持对感受的正确态度,也许首先要保持一定程度的中才行(内观书法)。而这个中,是需要老师,需要和同学在一起修炼的。那也许是因为,关系是一面镜子,而我们是需要镜子的。
看到我在床上,可能因为侥幸或其他心理,而浪费的时间,我有点心疼。我知道硬来也不对。
我明白了,虽然我能看到白天按时起床的好处和睡多了的坏处,我依然是会很慢很慢地变得理性。甚至有一段时间,尤其是忙起来时,真得直接忽略掉感受,做到该干啥时就干啥。那有一种自由的感觉,也有一种失落感。我想,我还是需要一些自我抚慰的节奏吧。
针对目前,我觉得我可以在睡前体会一下自己,到底需要什么的休息。也许,与昏沉的睡眠相比较,睡前的短暂的与心的沟通,可能更有休息的品质。要仔细地区分身和心的不同需要。
如果找到心成长的养料,我的困倦,倦怠,烦躁,可能会一扫而光。我还清晰地记得我烦躁地想要往外扔东西,然后“倦怠”那个词蹦了出来,我立刻大喊:
我需要一个假期!
当这句话喊了出来,我立刻从床上蹦来起来,去做事了!!
所以,也许不是缺能量,之只是堵了,只是需要疏导。
以什么为中心?
根据风的特点,再做决策时,就停下来多体会一下,停下来多体验一下吧。在反复的感受与体验中,在反复地理性探看中,再做决策吧。
相信老天自由安排。
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