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书名来自纪伯伦的诗:“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本书的作者是台大法律系毕业的吴晓乐,她8年来在不同的家庭里当家教,由此看到了不同家庭中的亲子关系。

本书中,她借由观察者的身份,用简朴、细腻的笔触为我们记录了9个家庭中9个孩子充满画面感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原生家庭的复杂性,让我们可以跳出家庭成员的身份,重新审视并重新思考将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来的初衷。

正如作者本人在最后写道:事情的最初,我们要的只是孩子健康、快乐,最后我们的期待却无限制地扩张开来,于是伤害就无可避免,我们也失去了凝视孩子的初衷,曾经在某个时刻,我们光是触摸小孩柔软的掌心就满足不已。

在这些故事中,可能会看到曾经的你,或许是现在的你,也许未来的你。

有的孩子背负着父母沉重的爱而努力着。

有的孩子活着,却是为了另外一个人而存在;

有的孩子等着父母的爱,而母亲却只等着父亲的爱。

有人在与母亲第一百次和解失败后,决定宽恕自己。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身上有着自己独有的闪光点,不是这个闪光点不够闪亮没有被父母发现,而是因为父母的忽视和扼杀。

父母以爱之名,为孩子好的想法并无大错,伤人的往往是为此做出的偏激的行为。

故事的最后,羡慕作者自己遇到开明而又睿智的母亲,身教的价值远远大于言传

不管好坏,最终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还是自己,父母只是我们人生中的陪伴最久的过客而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