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去照相馆洗照片,当我正在跟工作人员交流照片要求时,突然耳朵里传来一声厉吼:烦死了,你给我闭嘴!
抬头一看:厉吼声是来自一位齐肩披发,但还一脸稚嫩的小姑娘,旁边跟着一位看上去五六十岁乡村农妇模样的奶奶。
这位奶奶进门,我没有听到她丝毫出声,而且小姑娘对她厉声吼过依然默不作声。我继续看小姑娘:一脸煞气,好像见谁引爆谁的样子。
估计工作人员也见到了这状势,立马放下我的生意,去接待她们,也完全忘却了生意要先来后到。我在旁边默默等待!
这气势汹汹的姑娘估计是初中毕业,要来为毕业证书拍摄一张2寸毕业照。
工作人员丢下我立即为她拍照,并印出来交给了她,才来继续办我的事。其实我也时间紧张,顺路办完照片事宜,还要急于赶办下一桩事情,但面对此情此景,我也只有耐心等待。
等到这祖孙两办完事走后,我忍不住跟工作人员感叹:现在这些孩子怎么会这样?能这样对待自己奶奶?而自己奶奶被这样吼训,居然默不作声?换我不会这样!
没想到也快五十岁的工作人员回我:现在孩子都这样,要哄着的呀,尤其三年高中,家长天天要顺着哄着,如果像你这样还想着教育她们,那你跟不上时代,你错了!你教育她们?她们立即跳楼跳河给你看,你作为父母奶奶,愿意看到她们跳楼跳河的结局?你不怕?
我听懵了!我听傻了!无言以对。
都说从小家长不教育,那就有社会来教育。可现在这一幕我看到的照相馆里这个小社会,也没有人敢教育她,都在顺着她。
包括我在内,当时虽然感到震惊与气愤,但依然选择让她先弄,选择默不作声。相信以后总有一天,总有某些社会场合,一定会给她狠狠的教育。
照相馆工作人员也似乎立即顺着她的脾气,立即服务她理所当然。中断我的业务,跟我没有打一声招呼,似乎面对这些学生,所有人都得让路。
包括我在内,当时虽然感到震惊与气愤,但依然选择让她先弄,选择默不作声。相信以后总有一天,总有某些社会场合,一定会给她狠狠的教育。
孩子有这般模样都是从小教育的结果,尤其父母的家庭教育。李玫瑾教授天天直播也好,写书也好,几乎在呐喊着要求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六岁前立规矩!超过六岁没有立规矩,再来教育就难了。
她甚至说:小狗训练都有年龄阶段,超过某个阶段就无法训练成功,所以说教育与训练都有黄金时段。
可见孩子六岁前立规矩的重要性。现代教育观念:对孩子要及时满足,对孩子要尊重……这些观念虽然也没有错,但都有度的把握。
对孩子及时满足不是事事满足,不是合理不合理,合情不合情都满足,要适当的延迟满足。
不合理不合情的要坚决说“不”,父母一定要学会说“不”,生活中孩子怎么可能全是合理要求?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鼓励,需要父母肯定,但说“不”同样就像饮食健康必须荤素菌等搭配,样样都吃,才能营养全面,身体健康。
孩子身体健康需要全面营养,心灵的抚养也同样需要各方面的滋养。有鼓励、有肯定、有批评。有满足、有不满足。有苦、有甜。有累、有泪,有小小的挫折、有小小的成功……
尤其六岁前,该立的规矩必须有。虽然有专家或者说所谓心理学家提出:古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不对的,太有规矩难成方圆。
甚至说规矩会扼杀孩子天性与创造力等等说法,为现代父母找到了孩子出生不用太多管教,更不用立规矩的理由。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几千年古训!不成人怎么成才?不成仁又怎么成才?不立规矩,放任不管就等同于给了孩子天性放飞,给了孩子探索与创造的机会与能力?
试想也好,直接观察也好,农村留守儿童最后的结局。他们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精力有限,加上隔溺爱,在农村广阔的天地,真正是自由放飞,上天入地,没有人管他们,能回家吃饭睡觉即可。难道他们长大后特别有创造力?创新力?想象力?
我们五零六零后,从小生活艰难,吃苦受累,父母还想打就打,想骂就骂,那时有几个动不动就要跳楼跳河的?现在都是六七十岁老人了,反而还成为了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放置四海皆准,放置任何时代都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像我们50,60后。,我们就是有规矩长大的一代。
当然任何事情皆有度,给孩子尤其六岁前,做事的规矩底线,做人的基本道理必须遵守,但也可以有自由探索,创造的机会。
六岁前不立规矩,不教育,六岁后等着他(她)就像前文提到的来吼斥你,教育你吧!
六岁前你不开口对他们说“不”,六岁后那你等着他们让你闭嘴,或者你们家长嘴巴不请自闭吧。
通常等他们来吼你、教训你的时候,作为父母后悔已晚。更有人不是后悔,而是两手一摊:天生的,没有办法,与己无关!
事实上都是源于六岁前不立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千年古训,永不过时,愿天下父母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