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苏北黄海之滨的范公堤西乡有个王老汉,年过七十,妻子早年身亡,当时丢下两个儿子,大的手里搀,小的还在襁褓之中,嗷嗷待哺。
王老汉又当爸又当妈,含辛茹苦,硬是把两个儿子抚养成人,并为他们娶了媳妇。
谁知儿子媳妇各自成家后,把王老汉一脚踢开,田里的苦活累活逼他干,好吃的,好穿的轮不着老人家,只让他吃残汤剩菜,穿破衣烂衫。把老头子打扮成了个叫化子。
一天,王老汉赶着老水牛下地,走过一条岔路口,看到地上有一个包袱,打开一看,内有三百两银子,几本书。
老人想,这一定是赴京会考的书生遗失,这书生丢了盘缠,上不得京城,一定会着急得顿足捶胸,弄不好,还会寻死。这种不义之财,我不能取。
他想着,就把水牛拴在树上,把包袱放在树根下,自己在附近割草喂牛不下地耕田了,专等失主来找。王老汉等呀,等呀,一直等到太阳偏西,也不见人来。肚中饥饿难耐,就摘了把青草在嘴里嚼,又喝口河水充饥肠。
他想回去,又怕遇不着失主,又等了一会儿,天已擦黑。百鸟归林时,才见一个书生汗流满面,跌跌撞撞而来,他号啕大哭,问“老伯伯,小生丢失一个包袱,你老人家有没有看见?”
老人问明详情,安慰书生不要着急,立即从树根旁取出包袱交到书生手里。书生一见原物,喜泪纵横,跪在老汉面前,连磕几个响头:“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的大恩大德!”
二人交谈,老汉知道书生姓朱,南通州人氏,父亲早逝,与寡母相依为命,此番进京应试的三百两银子是向亲友借的,因走路匆忙,遗失包袱。
当即,朱秀才又拜王老汉为干爹,表示定报大恩。王老汉扶起书生,嘱咐他一路小心,天色将晚,且在前面旅店住上一宿,明早起程。他简单地说了自己的处境,便牵牛回家了。
王老汉回到家中,两个儿子问他:“今天耕了几亩地?”
老汉摇摇头说:“我没有耕地捡了一个大包袱,内有白银三百两。”
“银子在哪里?我们看看!”
老汉默不作声。两个儿子猜想:爹把银子藏起来了。他们都向自己的媳妇使眼色。两个媳妇何等聪明,争着抢公爹,往自己家拖:“到我家吃晚饭。”
“不。先到我家去。”两家都买了鱼肉,把王老汉当上亲招待,王老汉第一次过上了人的日子。
王老汉吃完饭,两个媳妇又追问银子在哪里?老汉只好说出实情。
谁知儿子媳妇陡然变了脸,大骂老汉是吃里扒外的傻瓜,并且把他赶出家门。
老汉被赶出来以后,一路往北讨饭。这一天讨到黄河故道不远的山东范县境内,白天混个半饥半饱,晚上蜷缩在村头山神庙内。
一天,他讨饭来到一个只有两户人家的小屯子,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好到村头一家借宿。这家子是庙门前的旗杆光棍,上无父母,下无兄弟姐妹,靠打鱼打猎为生。
这个小伙子姓单,他见老汉可怜,就把他留下来,帮他料理家务,煮煮茶饭,养几只鸡鸭,并拜他为干爹,王老汉就在这里落脚了。
光阴似箭,日月飞驰。转瞬间,过了两个多月 ,有一天,王老汉瞒着干儿子到后湖去放鸭子。
三十多只鸭子钻进了芦苇荡,老汉呼唤不回,忽然传来鸭子“嘎嘎”的大叫声,老汉一看,原来是一只黄鼠狼叨了一只大肥鸭 。
老汉弃舟上岸,拚命追。追呀,追呀,一直追到一个乱坟堆,只见黄鼠狼钻进了荒坟洞。老汉气得举起小锹就顺洞往下挖。挖呀挖,挖到三尺多深,“呼”的一声,黄鼠狼逃了。
他找鸭子,鸭子只剩一些骨头和鸭毛了。一转眼,他发现了奇迹,原来这一口棺材缝里漏出一只金元宝。他惊呆了,挥锹一撬棺材板,啊!一棺材金银财宝。他急忙盖好盖子,掩好土回家去了。
他想,我要发财了,可这是不义之财,也许是兵荒马乱之际,江南的大财主偷藏在这荒坟里的,时间长了,他们找不到,偏让我今天找到了。
于是心里有了主意。
傍晚,干儿子回来了,老汉故意板着面孔,骂道:“你几天不打酒不买肉了?”
干儿子乖乖地站一旁,说: “干爸,我明早去卖鱼一定买回酒和猪肉!”
老汉又骂道: “不孝的东西,我今天杀了一只鸭子吃了,你不会怪我?”
干儿子说:“杀两只三只吃,我做儿子的也毫无怨言,不会怪你!”
老汉见他忠实可靠,便把自己找到财宝的事儿说了。于是,二人商议一番,连夜将一棺材金银财宝运回家中。有了钱,盖房买地,为干儿娶媳妇, 日子越过越兴旺。
却说王老汉的两个亲生儿子,把父亲赶出家门之后,受到舅爷和亲友本家的责骂,舅爷发了火,限令他们兄弟三个月找回父亲,不然,送官查办。
兄弟二人一路向北找,询问当地百姓,探听到父亲在山东范县落脚, 于是跟踪寻找,找到了父亲。 兄弟俩长跪在生父面前,表示认罪,请求老人家回去。干儿子并不买帐,大吵大闹,不许把老人带走。
这样,一直闹到范县公堂。县太爷刚刚上任半年,接到状子,一看他们争抢的父亲竟是自己的恩人。
原来这个县太爷就是半年前上京赶考,丢失包袱的那个书生。朱秀才后来一举考中探花,放任山东范县做官。
朱老爷问清详情,立即跪在王老汉面前,这一行动,惊得告状人发了呆,衙役也不知何事。
朱县令说:“王老汉是我的父亲,你们不必争夺了!”说完,他把王老汉请进后堂,把告状的双方兄弟也带进去,设宴款待。
从此,三姓兄弟奉养着这个年迈有德的父亲,在民间一直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