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在耶鲁精进》这本书我是读不太懂的,只觉得相比正标题来我更喜欢这个副标题——成为专才之前,先成为通才。耶鲁给予作者如此难得的机会能够与来自不同国家有故事的人、有成就的人在一起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而充分沟通的前提是通才而非专才。
本书的作者是中国的王烁,他是2016年的耶鲁世界学人,在耶鲁大学游学。(世界学人计划是由耶鲁大学前校长查理.莱文创办,每年从世界上千候选人中挑选十余人在耶鲁大学学习一个学期。)他在这本书中分享了许多精彩的故事和智慧方法,提出在成为专才之前,先成为通才。他将本书分为耶鲁故事、极简金融课、极简谈判课、在美国看美国、问答网友五部分,其中我只来得及读了第一部分,而真的要想读懂读透,我想一定不能少于十遍。
正如耶鲁校长所说,让我们保有敬畏之心,寻求自然之道,乐观、开放、独立、合作、批判、责任,让每个人成为通识之才,具备专识之能。
这是一本杂集,就如作者所说,这是一本写给他自己的书。能学点什么更好,学不到什么也罢,毕竟看得过程当中是很满足的就很够了,再多的就是些意外之喜了。在我读了这本书的一小部分之后,对我感触最大的地方便是作者的观点——在不好的环境更要学好。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求学之路,虽然高中成绩还算不错,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读了自己最不愿意读的本科院校,起初不愿和不甘占据了自己满满的内心,直到现在,还是不能平静面对…而这本书里边有一段话,让我受益匪浅,仿佛忧郁的面纱被褪去,迎来了一缕阳光。我想把它分享出来—
查理·芒格是股神巴菲特的黄金搭档,他说:一个人如果光靠已有的知识,在生活中走不了多远。很多人说他是一个行走的书柜,这也许就是环境的作用,不需要你靠注意力抵制与自己学习氛围大相径庭的环境。而且,查理芒格也不是全天候无休止无休息的在读书,有松有驰也是必然的。这也是为何有人能继续学习,有人宁愿刷手机也不愿静下心学点东西的原因吧。
学习是终身之旅。这本书的前言中说道:世事无常,精进不已,是唯一靠谱的人生策略。理解自己,更能管理好自己,也许,我们和顶尖优秀的人之间,只差一个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