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晶生活很节俭,一件衣服穿好几年,逛路边摊,扎几块钱的头绳。但她对于孩子的教育毫不吝啬,她的儿子在香港宝山幼儿园,这所幼儿园被称为中国的“哈佛幼儿园”,仅一年的学费14万。
2017年高考北京市的状元熊轩昂,在接受采访时曾坦率地说:现在的农村孩子考名牌大学越来越难,你像我这种中产阶级的家庭,从小衣食无忧,而且父母又是知识分子,而且出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上享有得天独厚的的优势。
我们一直在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事实上每个人的起点都是不同的。到底是那里不同呢?
《不平等的童年》这本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明确不同的培养方式究竟是如何影响儿童的未来成长的,也可以思考我们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可以明确父母在教育当中应该担当的角色。
作者通过考察贫困家庭、工人阶级家庭、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们在学校和家里的生活,从而得出,家长的教育方式的差异、社会地位的悬殊影响着孩子们的未来。
我们使用的是相同的课本,一样参加高考,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会误以为基础教育是平等的,高考是一场公平的较量。但不同的阶层,教育方式是有差异的。
中产家庭教育子女普遍采取“协作培养”的教育模式,会让孩子们有意识的参加一些活动,包括跳舞、画画、网球、练琴、足球、游泳等;家长愿意倾听孩子们的想法,探讨一些课外的话题,引导孩子表达对某一件事的见解;凡事要与孩子讲道理,而不非打骂或惩罚;积极的与学校老师协作,检查家庭作业、质疑老师的教育理念、争取外界资源,与学校老师一起,共同参与、塑造孩子的未来。家长们时常感叹时间不够用,不是在上课的路上,就是在下课的路上。
樊登老师有一次讲他的儿子嘟嘟,在十岁的时候,他和他太太都没有办法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然后让嘟嘟代替他们送上祝福。后来樊登问朋友,嘟嘟去参加婚礼表现的怎么样?朋友说,大方得体,像个大人一样。十岁的小朋友,就可以代表家庭参加社会活动了。
工人阶级与贫困家庭教育模式上一般采取的是“自然成长”的教育模式。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一般不会上兴趣班,家长不认为去培养孩子的兴趣有什么意义;他们为生计忙碌着,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关注孩子,小孩子们可以自行决定怎么消磨时光;在沟通上采用的是简单、直接的方法,要求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违反会受到什么惩罚;在与学校的互动上,认为老师是教育领域的专家和负责人,孩子学习不好,是老师和孩子的责任,因为他们不懂。
我小的时候,就处于“散养”的状态,父母对我的关注就是吃饱穿暖就好。有一次去朋友家,他们家的小女儿在玩洋娃娃,我坐在她旁边,跟她一起玩儿模仿游戏。我俩不停的讲故事,小女孩爸爸走过来,对我说,“你可真有耐心,和她有那么多故事讲”。我问他,“你们平时不陪她做这些嘛”?爸爸说,“我们那里有空”。当时内心是一阵刺痛的,我是被忽视长大的,渴望得到爱、关注。所以知道小女孩需要的是什么?可我知道,我能给她的帮助真的是太少了。
在十岁时,中产阶级的小孩被各种课程压的喘不过气,显得老练、世故、难以被感动。低收入家庭的孩子看起来显得年龄更小、更活泼、童真。
可十年之后,中产阶级家庭的年轻人看起来更年轻,作为大学生对世界在他们面前展现的方式感到兴奋。他们有旅行的梦想,也有对许多不同道路的期望。可工人阶级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年轻人普遍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全职工作,并承受着诸如养育孩子、购买食物、每月还车贷等各种任务。
人生来肯定是平等的,但是呢,又是不平等的。金钱是一方面,隐含在金钱后面的,还有能为孩子提供的学识,格局等。所以,父母应该努力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在某种意义上,父母的水平才是孩子的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