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寒十二月节》看小寒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这是唐代元稹的《咏廿四节气诗》之《小寒十二月节》。

黄钟、大吕是古代十二律中的头两个音律。黄钟对应11月,大吕对应12月。

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

民间有谚云: “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名为大者实为小,名为小者实为大。小寒往往冷过大寒。

到了小寒时节,年味儿也越来越浓。写春联、贴窗花、赶集买年货,一片热闹景象。

一锅热气腾腾的羊肉炖萝卜端上了桌,温暖到的不仅仅是身体,更是漂泊在外的游子那颗思念家乡的心。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日万物敛藏。此时宜多吃温热的食物,但也不要贪恋辛辣、厚腻,免得上火暴痘。

吃腊八粥是这时段的重要民俗。补脾胃益肺气、养气血的糯米八宝饭是餐桌上的主角之一。

花信风,指特定节气时会盛开的特定的花。

古人将小寒到谷雨的八个节气划为二十四候,对应着二十四种花。而与小寒一候相对应的,便是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宋·王安石)

人们用梅花画《九九消寒图》,熬冬盼春。

节气轮转,岁末又至,新岁近在眼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