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交流:提需求而不是提要求

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要于别人交流、合作。这时候,如果清晰描述你自己的目的,并让对方理解,就是重中之中的事情了。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发现,总是有那么一些人,永远不理解你的话。永远不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于是,就出现了,反复确认,却始终得不到满意结果的情况。

最近我们公司有一个新的宣传品要制作,通过比稿,选定了一家视频合作方。同事A为了做好这个视频,简直是事无巨细,事先看了将近50个同类产品的宣传视频,然后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修改脚本,再用剪辑工具,将同类视频中比较满意的片段给剪辑了下来。脚本就差没有写出第几秒要用什么画面了。然后交给了另一个同事,就去出差。

出差过程中,还让负责现场的小B,每一个画面都要用微信给他拍照确认,实现远程操控。

现场的拍摄导演叫苦不迭,刚开始拍摄的时候,导演说,这样吧,我按照你们的脚本拍一个片子,再按照我的想法拍一个片子,然后给你们剪辑两个片子,你们看效果做选择。好吗?

结果,三个小时过去了,5条1分钟的短片只拍摄了一条,导演开始失去耐心。并默念了一句:以后你们公司的片子,我们不接了。

果然一周之后,公司收到样片,老板当然发火了,把视频公司的制片人约到公司沟通,视频公司也很无奈得不想背锅。现在情况还处于僵持状态,而同事A却依然觉得视频公司应该付全部责任。

这个事件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同事A针对这个宣传片,提出的是要求,而他的岗位,是市场经理。而在拍摄现场,永远会有数不清的各种状况,没有办法照搬他想象中的场景。他误以为只要将所有的需求事无巨细全部写清楚,就能得到自己想象中的那个样片。而这根本是不成立的。

你把事情交代给别人去完成,第一,是因为别人比你专业;第二,是因为别人比你有经验。

与其跟人家反复解释你需要什么东西,还不如让别人明白,我们想要的这个东西,是为了什么目的?而职场中,相信你合作方的专业能力,反而会让你事半功倍。

就像,我们外出举办一个活动,你跟助理说,给我去买瓶饮料。助理吭哧吭哧就跑去给你买了一瓶可乐。但其实你并不能喝碳酸饮料,你只是想要一瓶可以解渴的矿泉水。这就不如,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告诉助理,我口渴了,给我买瓶能解渴的饮料呗。助理也不会以为,你只是嘴馋想喝汽水了。

有时候我们会陷入一个误区,总以为交代给别人去做的事情,把每一个步骤说的越仔细越好,但很多时候,你只需要把目的给点明了,别人就会针对你的目的给你列出合适的方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