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3临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现为陆伟师兄藏。
写完《送画》之后,至今大概已有四年多的时间。那时本没有写续篇的想法,但经过这几年的生活历练和画道摸索之后,我起初一些稚嫩的想法也随之改变。因此,写续篇其实就是想对自己过去思想作一些反思。每当我想起高中国画老师石平武先生关于送画的言论时,我越来越赞同他的观点,这或许是我正在经历他以前同样经历的窘境吧。
2017.09.07临可染先生《无尽江山入画图》,现为陈媛老师藏。
这几年里,我读过一点画论,也了解过一些大家对于送画这件事的态度。在中国古代,尽管早在南朝时期,宋国王微的《叙画》一篇中已经提到“图画与易象同体”,提高了绘画的地位。但实际上,在大多数中国古代文人眼中,绘画仍是他们的“末技”,是读书闲暇之余的一种休闲和情感抒发的方式。因此他们不屑卖画,更不喜欢别人称他们为画师。他们的绘画作品或送给挚友,以表深情;或送给达官贵族,以求得赏识。如北宋苏轼,在中年时期,他的画可以送给一个对他有几顿饭恩情的小店老板,但他不愿让那个老板再以金钱转卖给商贾,他认为不能让铜臭味脏了他的画,即不能让俗气玷污了他的雅气。后来到了晚年时期,他被贬到广东惠州,爱管“闲事”的他一定要帮村民修一座合江桥,由于没有钱,最后还是得卖画了。当然,古代的文人也有以卖画为生的清贫隐士,如唐寅等人。
2017.09.03临陆俨少《陈简斋诗意》,现为杨天宝老师藏。
2015.04.21临陆俨少《辛弃疾词意图册之十》,现为杨天宝老师藏。
而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思想大为开放,特别是以徐悲鸿为代表的国画改良派,他们主张绘画应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再附属于文人。由此,当今之人不再觉得绘画是一种“末技”,绘画之人反而乐于他人称呼自己为国家一级或二级画师等头衔,头衔越高,作品价格越贵。
绘画地位得到提高自然是好事,但画家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绘画是要殉道的,不该为过多的名利所驱使。所以,绘画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它不仅要在画外之时多读书,而且还要不断地临摹古画和写生。正因如此,画家自然也就更加珍惜自己的作品,他们不会轻易地把自己的好作品随意送给他人。提到此处,老舍先生是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的,他曾精辟地说到:“索画不如买画,买画更需懂画。”现在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一些大画家的作品价格那么高?其原因就是因为画好一幅作品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功夫去淬炼,需要情感地付出,还需要耐得住寂寞。
2017.09.06临陆俨少《松岩听泉图》,现为刘国普老师藏
我真正开始接触国画是从高二开始,之前也练过素描、水彩和水粉以及速写,但远远没有像对国画那么投入和痴迷,也许这一生与国画有缘吧!古人常说:“三分画,七分裱。”意思是画完了一幅作品还不算真正地完成,只有装裱过后才能算是真正地完成,因为作品通过装裱,才能显现出没有装裱之前的一些微妙的效果,而这些微妙的效果会使画面更加丰富。与此同时,通过装裱,你才能清楚下次该如何去画才使画面更好。起初我开始练习国画,没有多余的钱去装裱和购买笔墨纸,于是想出了一个主意,帮别人画,然后用别人的钱去装裱,裱完后拿来仔细琢磨,看看自己哪里画坏了,哪里画好了。现在寓居桂林,装裱价格非常实惠,因此我常让刚习国画的人去裱画,一来是作为鼓励,二是让他们多去发现自己的优缺点。
2017.09.05临倪云林画作,现为黄老师藏。
以画换裱的方式传开后,很多同学都向我索要画,开始不觉得什么,那个时候也没有太多压力和事情以及想法。可到后来,我逐渐发现,当你越乐意送东西给人时,他们往往越不懂得珍惜。你辛苦画了几天而形成的一张画,先不管画得如何,但已经花费了自己的许多功夫进去了。他们拿到画后,随便往家里一挂或者一扔,让油烟和灰尘不断侵蚀,毫不珍惜你的劳动成果,令人气愤的是,有的人还以画作毁坏为理由重新和我索画。当拿来主义得不到消化的时候,人们会陷入自我为中心的泥潭。越往后的日子里人人向我索画,却不知我的辛劳。他们总以为向你索画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于是,当你不拿画给他时,他竟然觉得你是欠他的,你似乎要受到道德的谴责,这是什么道理?
自己藏
如今,我想了想,我的画只能送给我想送的人,一切看我心情和意愿,不受任何看法所束缚。如果你喜欢画,也想和我要一幅作品,那么请尊重我的劳动,买吧!当然,我的一生或许并不一定以卖画为生,但并不会随意把我的劳动和感情所形成的画作送给他人,更何况是与我交情不深之人。
以上言论,仅可作为我的一些心得体会罢了,说不上什么精妙之论,拥有更高境界之人,勿需太过于较真,莞尔一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