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辛辛苦苦写的文章无偿地被人随随便便地看是否对我是不是一种损失?
这年头,谁还爱读书,你写的也不咋地,有人看知足吧,我还要感谢所有读我文章的人,要什么自行车呀
我想起了我的妈妈,是位退休小学老师,她今年八十八岁,虽小病不断,仍能行动自如,记忆力,听力都很好。从我记事起她就一直咳嗽,额头上总有拔罐的痕迹!而爸爸和奶奶始终很硬朗,几乎从不生病,奶奶活了八十六,父亲只活了八十二…
妈妈这人对人太无私大量,对儿女近乎到了极致的地步,对外人也可以说是无私奉献!
她说,我一辈子不怕人吃喝,多少人吃过我妈妈的饭?
小时候,逢年过节亲戚都要窜门,我一个表姐夫妻带着四个孩子也回娘家,可我大舅妈并不是她亲妈,前一个大舅妈因为难产去世好多年了。我这个表姐无依无靠,只想回村里寻找亲情和温暖,可是她去了谁家都没人留,去了亲哥哥家,嫂子说:“唉,真不知给你做啥好,没啥好吃的"然后就不理她,她来我家和我妈哭诉,没妈的孩子苦啊,妈妈就让她在家里住了半个月,一天三顿给她和几个孩子做好吃的,大过年不能怠慢…而走之后,妈妈叹了口气:也难怪,一大家子一大帮孩子谁爱招待!
我上学和别人搭伴走,我家吃饭有时晚了些,那个孩子就坐那等我,而这时,妈妈总是把烙好的饼,,蒸好的包子馒头递给她,随便吃,妈妈说:这孩子太可怜,家里刚到夏天就断粮了,天天烀土豆当饭…
爸爸也常领同事来家聚餐喝酒,姐姐哥哥也喜欢领同学来家吃喝,甚至住几日,妈妈始终热情招待,好吃好喝饲候,她就是喜欢热闹的人。
后来搬到城里,爸爸和妈妈都退休了,觉得这两人变得更不像话了。妈妈做的大酱,味道鲜美可口,有邻居盯上了,隔天来要一罐头瓶子,嫂子说:“别理她,理她没用",妈妈却从不拒绝,给的时候,还要送上笑脸,那两年,那位邻居不知吃了我家多少大酱!前两年,街头偶遇,她对我嫂子还说:当年你婆婆做的酱真好吃
还有位邻居,冬天丈夫外出到新疆,整整一冬天,一下班,她就粘在我妈跟前,唠𠳭,赶上吃饭了,妈说,别回去了,再这就和两口,她就不客气地开吃,她不知在我就吃了多少顿!
后来搬走住楼了,她给我送来几尺布料,再见面也只是打个招呼
我妈从不计较,活了大半辈子,她太了解人情冷暖,人性的弱点了,她说,看人要多看优点和长处,其实,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她天生爱和人相处,她爱这些平常百姓。
我记得有个小媳妇,在城里找了个监狱出来的职工,她人很厉害,但对我妈很礼让。她家没有冷仓,我家冷仓很大,冬天她就把食物放进我家,用了来取。不知有意无意,她总拿错,不是错拿一扇排骨就是错拿一只鸡…妈妈也有点不快,但还是包容了她…她也被我妈感动了,她们处的很好,她经常把孩孑放到我家,“在奶奶家吃吧,能多吃点,这孩子自己家的饭不爱吃!"那小女孩在我家吃的很香,每顿十五六个饺子!
这样的例子太多数不清,包括八杆孑打不着影的亲戚来城里找活,一住住一个多月,也包括哥哥的厂子里缺做饭人手,七十多岁的她主动去给做了近一年饭,而厂子效益不好,妈妈未要分文,甘心情愿…
前几年,有个曾在附近工地干过活的单身汉,他的父母都不在了,也不知怎么就和老爸混熟了,以前来吃过我妈做的饭,后来他来看望老头老太太,我妈炒了几个菜,又去把煮好的热汤面端上桌,岁数大了,手不利落,一失手,面条全扣地上了…妈妈又去煮了一锅面,还加了荷包蛋…
我的妈就是这样一个人,没有一个人说她不好,邻居出门把钥匙给她,家交给她看管,有个老太太,有名的爱窜门,一般人受不了,那些年她天天长在我家,我爸都有点接受不了,却和我妈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直到搬走。
后来打工时,有个班长,我们一起聊天,才知道她妈妈就是那个爱窜门的老太太,她和我说:“你妈那人真好啊,我爸和我妈总提起她…
去年老家学校还给妈妈发了从业三十年优秀教师证。那是我们所有儿女的荣耀!
我也要学点我妈的精神,爱我所爱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