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报出的二件事,让人揪心。
河北一货车司机疑因“导航行驶记录仪”掉线,被超限检查站查扣车辆、罚款2000元后服药自杀。
2021年3月24日22时54分,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位名叫王龙,年仅34岁的男职工,因为炒股亏损不堪重负,选择跳进炼钢炉自杀!
逝者已去,无需评判他们做的对与错,可是为以后少出这样的事,寻找他们这样做的原因,还是有必要的。
从表面看,货车司机是因为罚款自杀,炼钢人是因为炒股赔钱自杀。究其深层原因,是教育不到位,男人扛难事的意识,没有深入内心。
人类从守猎时代跨入定居生活,男人就被推到生活的最前沿,为家人、为集群挡风遮雨、抵御外患。
世界上的任何一场战争,冲在最前线的是男人;火灾降临,闯入火海的是男人;洪水爆发,跳进水里救人的是男人……
这些人,能够在危险关头舍命,是深入骨子里的责任感,这份责任就是“男人办难事”。
孔子为追求真理,周游列国,生活上潦倒落魄、忍饥挨饿,终修成圣人。
苏轼多次被贬,却留下千古佳作、在海南那样的荒蛮之地,兴办学堂,被后人追念至今。
明成祖朱棣以“奉天靖难”获得皇位,遭人诟病,却五征漠北、经营东北、派郑和下西洋、营建紫禁城、修编《永乐大典》,建成“永乐盛世”。
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是中印冲突中牺牲的四位英雄,为国土完整,爬冰卧雪、烈日骄阳、高反剧烈,最后以命相搏。
这是“男人办难事”的范例,这些人从幼年接受的教育,一定是在困难面前勇敢坚强,闯过九九八十一难,曙光就在前面。
现在是和平年代,这样的教育内容仍然不可缺少。
一、树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意识
幼年时,背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不甚理解。随着年龄增长,阅力增强,才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不怕苦”,“不怕苦”为什么排在前面?
因为克服困难,在困苦中煎熬,需要坚强的意志力、忍耐力,相信“困难终会过去”的豁达大度,开朗宽阔的胸怀。
特殊年代,一夜被抄家,政治、经济、生活,从天上掉到地狱的人,能够坚持活下来,是因为他们植根内心的“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唐僧西天取经,与妖魔鬼怪斗志斗勇,历尽千辛万苦,考验的是克服困难的能力,忍受苦难的耐性,磨练的是意志。
“二不怕死”,“不怕死”为什么排在后面?
因为死比占胜困难容易,比在苦难中煎熬轻松。死,一咬牙,一闭眼可以完成。
货车司机,选择剧毒农药;炼钢人选择跳入炼钢炉,是不给自己留后路,不给别人抢救的机会,是真心想死。
如果他们从小受的教育,让他们有承受困唯、缓解压力的能力,有忍受苦日子的耐心,他们就能做到“不怕苦”,扛住眼前的艰难,穿过生活的阴霾。
二、培养“男人办难事”的心智
孔子曰:有教无类。
现代教育,以教受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主,忽视心智教育,使不少孩子、家长把成绩之外的东西,视为无用。
媒体对奶油小生的过度推崇,使具备阴柔之美的男生,备受追捧。
无论男孩女孩,教育其从小认同自己的性别,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教会其性别应具备的品行,使其按照自己性别健康成长。
养男孩,从小一点点告诉他,怎样做才是男人,才是解决难事的男人,慢慢地,男孩就能成长为能扛事儿的男人。
培养“男人办难事”的心智,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也不是一句两句的说教就能有效果的。是在日积月累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在一次次的挫败中锻炼中成长的。
养男孩的家长,不要教孩子“乖巧”,不要怕孩子吃苦、吃亏、受委屈,这些都是孩子的成长经历,经历的就是财富。
货车司机、炼钢人,生活在社会底层固然很艰难,如果他们从小接受了良好的“男人办难事”的教育,货车司机就不会认为,被罚款这个委屈不能扛过去。挣钱确实很难,只要人在,钱可以慢慢挣,完成养家糊口的责任。
炼钢人炒股赔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炒股有风险,进入需谨慎!”34岁,没有结婚,“一人吃饭,全家都饱”的阶段。赔的钱是不少,但是,他如果有“男人天生就是来扛难事”的心智,这点事都不是事。
男字田+力,先人造字时已经告诉男人,卖力挣钱养家糊口是责任。
男人,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再难的事都能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扛难事的心智,耐心等待云开雾散的时候。
生活逼男人苟且,男人选择永不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