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我们都会听到有非常多的从业人员一直感叹,软件测试的工作越发难找,岗位要求高,薪资低下,就业环境一年不如一年,抱怨的负面情绪随处可见,在我自己的印象中却并不觉得这个行业的就业在现阶段的时间里是一个什么问题。
因为我本身目前主要从事职业技术培训行业,所以对就业难的问题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调查对象大约在600人左右,在调查期间,我发现发现了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不停抱怨找工作很困难的人群,70%集中在薪资4-8K左右,从业0-2年经验,主要从事手动功能测试的这一范围内的人员。这一类人员一般是在社群中灌水最为活跃的人群,每天有聊不完的话题,从南到北,从天到地都能扯上几句,除了灌水之外,就是在描述自己面试时遇到的各种刁难面试官,总而言之,传递出来的内容无非包括:1.测试很闲;2.测试很难找工作;3.在公司多么自由且不受重视;4.工资多么配不上自己的才华。剩余的30%集中在薪资10K以上,从业1-3年经验,涉及性能、自动化等测试的这一范围内的人员,这一类人员平时偶尔在社群内进行灌水,更多一般是遇到有工作或者技术问题时会在社群内寻求帮助,这一类人群觉得就业行情不好的原因也很有趣,因为他们觉得每次面试的公司都不尽人意,不能很好地达到他们的预期目标,从而觉得就业有一定困难。
通过这样的一次调查,我们会发现,经常表达对行业不满,对薪资不满,对公司不满等等的这一类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其实是更偏向于行业内中下游的人群,每天更多的时间都是在混着日子,阐述着自己的苦劳,发泄着诸多不满却又矛盾地安于现状,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提升自己,这一类人其实随处可见,当然,从某种角度也能够去理解,因为能力问题一直无法被重用,从而恶性循环到最终的这个样子,没法一直保持着积极地心态来面对这样的现实,但理解却不代表着可以接受。毕竟这也不算是很好地事情。
因为在行业内待了差不多十年时间,可以很好地看到这个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的变化,从2010年的时候没有任何要求,到慢慢地要求测试人员应该有一定行业经验,再到掌握主流测试工具QTP、LoadRunner等,再到掌握Selenium自动化测试,再到掌握Java/Python编程语言,再到TestNG、Maven、Django等等等等的框架应用、Java/Python的接口自动化测试编程等,这一切的发展也不过就是十年不到的时间,软件测试行业已经慢慢地规范化起来了,不再是开发人员或者高层管理眼中毫无技术能力的那些可有可无的角色了。其实这对于软件测试行业是一种非常大的进步,从测试岗位引进到现在的成熟发展,无处不再显示着各类一定实力公司对于中高端测试人才的渴求,而这也是一种就业行情的利好体现。其实我们在各类招聘平台上搜索软件测试岗位,也会有很明确的数据,企业对于测试人才的需求量一直以来都处于一个较大的数字,只不过虽然需要,但宁缺毋滥,没有公司愿意支付薪酬给无法产生较高实际价值的人员。
在年初的一次旅游中,遇见一个IT印度小哥,在香港曾经待过大半年,同时在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待过三到四年,我们在海岛上休息的时候聊到了IT行业的发展,他现在在孟买从事大数据相关工作,之前有过两年多的测试工作经验,他和我说“软件行业在中国其实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发展,软件本身的实现技术在中国相当地成熟,同样的,测试在中国也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想要在中国有较好地发展,一切都离不开自身的技术实力,而且,未来一定会是数据大爆炸的时代,对于技术的掌握,将会是未来自我价值实现的核心。”对于他所描述的内容,我非常赞同,也同时想到一直在聊的测试就业难的问题,我只想说,并不是找“工作”难了,而是找工作“难”了。本身互联网行业就意味着科技与前沿技术的应用,如果我们自己一直怀揣着惰性,不去认清市场,认清自身不足,又如何能够更好地找到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