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4

小小说              乡  音

“俺娘唉,这不是小冬吗,嘛时候回来的?”一大早正在地里拔草的二嫂王桂香仔细观察一路走过来的小伙子,认出就是二叔家的大儿子,在城里上大学的杨冬,惊喜地喊道。

“俺夜来黑下回来的,一早起来到地里转悠转悠。拔草哪二嫂。”杨冬回应道。

“嗯哪。”这是对杨冬问句的回答。“俺娘唉,俺看见一个小伙子尺达尺达地走过来,俺当谁呢,猜想挡不住是小冬,仔细一瞅,哎呀娘唉,还真是小冬。”

也不等小冬回应,桂香接着说,“刚回来也不跟你爹拉会儿呱儿,一大早到地里转悠嘛!”

“夜来黑下跟俺爹拉呱儿到半黑下,这不一大早来找二嫂来拉会儿呱儿。”

“拉呱儿”,在当地是“说会儿话”的意思,一般是指闲着没事说会儿话。

    杨冬是山东德州郊区夏庄人,桂香是三年前嫁到夏庄的,他们说的是当地口音德州话。这种口音既有天津味,又特别像济南话。有天津味,是因为历史上大运河的因素,沿河两岸的人们交流比较多,口音自然相通。因为济南距离德州非常近,又是省会城市,所以两地的口音自然趋同。

“俺娘唉!”是德州人经常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其实它就是一个感叹句,在不同的语言环境,表达不同的意思。惊喜,惊奇,惊恐,惊叹,惊吓的时候,先说声“俺娘唉”,然后再表达喜怒哀乐。累了,庝了,困了,饿了,都先说声“俺娘唉!”然后再说累死俺了,庝死俺了,困死俺了,饿死俺了。

 “进城大半年了,乡音没变,还是说咱村里的老土话,你小子真不赖,没忘本。”桂香见了杨冬,话就说个没完。

杨冬连忙回应,“哪能忘本呢,要是忘了本,二嫂还不抽俺耳光啊。”

桂香和杨冬他们说的“忘本”,是当地流传甚广的一个真实故事。

话说,一老汉的儿子进城当了工人,儿子回家了,老汉问儿子:“多暂回来的?”儿子回答:“昨晚儿。”老汉又问了一遍,“多暂回来的!”口气显然严厉了很多,儿子有些害怕,逐小声回答,“昨晚儿”。老汉气愤地嚷道:“坐碗,还坐盆哩!”老汉上去就给儿子一个耳光,“我再问你,多暂回来的!”儿子这才醒悟,高声应答:“夜来黑下!”

“夜来黑下”,当地话就是“昨天晚上”;“多暂”是“什么时候”的意思。这个故事,三里五村的大人小孩都知道。它教育人们不要忘记家乡,不要忘记乡音,不能忘本!

“二嫂,你这地里种的嘛吭子?”“嘛吭子”是“什么东西”的意思。

“为这地种嘛吭子,俺跟你二哥商量了半天。种山药吧,你二哥不在家,俺又没那么大力把,太费劲;种棒子吧,棒子籽太戝,卖不出钱来。末了决定种长果。”当地话:山药是红薯,棒子是玉米,长果是花生。说到这里二嫂的话匣子又打开了:“都说麦茬长果生长期短,长不好,这不俺看这地墒情还算不大离儿,用免耕播种省点事,就是长得草多,真是腻歪人。”

“你怎么不用除草剂呀,那多省事。”杨冬不解地问。

“除草剂不管总么说都是化学玩意儿,能把草毒死,那毒性得多大呀。”二嫂说着,表情严肃起来。“咱把长果卖给人家,人家吃了打了除草剂的长果仁,浑是吃了长果加工的食品,万一有个好歹,总么对得起人家。”

“二嫂说得对。做人要有良心,种庄稼也得讲诚信。”杨冬表示赞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榜絮语: 眼前人的梗有些旧,但放在情人节应景总还是让人那么感动。 七律•此日 作者:楚如姬(先锋诗站) ...
    张成昱阅读 5,161评论 8 56
  • 2019.2.14.星期四.小雪 “不知是冬负了雪,还是雪背叛了冬,你本该与冬为伴,却跑来做了春的情人。”朋友圈被...
    风平浪静_4451阅读 1,189评论 0 1
  • 春雪 今年的雪确实任性,该来的冬天里难觅踪影,不该来的春天里却潇潇洒...
    风动流年暖心情阅读 1,495评论 0 1
  • 啦啦啦,啦啦啦,第一次军训终于要开始了。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在更衣室里换衣服。回到教室,教官们都来了。于是我们就贴...
    陈明静candy阅读 1,872评论 1 2
  • 第一步:与下属建立“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这个概念有丹尼斯.卢梭的管理教授提出,指的是雇主和雇员之间未成文的相互...
    周纾彦阅读 7,224评论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