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满心雀跃为即将到来的事情做准备的时候,当你所积攒的一切瞬间覆灭的时候,曾建立起的世界观也终将会倒塌。
今天要分享的是一部美国电影《小男孩》,该影片主要围绕着二战时期的背景,讲述的是在战争的无情下那些无辜的受害者。
一个人性格最终的确立跟他的过往往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小男孩Pepper八岁,他与父母还有哥哥住在美国沿海的小镇上,时逢二战时期,他的父亲不得不被召入伍。在小男孩八岁之前的生活都有父亲的陪伴,而他的世界观也是来自父亲的影响,父亲入伍虽然伤心,但是他相信也愿意等父亲凯旋的那一天。
小男孩并没有因为父亲的离开而消沉,他会给自己的哥哥做零事来赚取零钱,或是帮助他人来获得报酬,而积攒下来的这笔钱将是作为父亲的凯旋礼物。
他终于等来了这一天,拿着自己所存储的零花钱出去为父母买了电影票,为父亲买了靴子。而在家的那一端,母亲与哥哥却迎来了噩耗,他的父亲被战俘生死未卜。打算给父亲惊喜的小男孩打开家门的瞬间,并没有自己日期夜盼的场景,母亲与哥哥的沉默似乎在诉说着些什么,当得知这一情况的小男孩将自己关在了房间里。
影片在这时候也引来了高潮,以小男孩的视角来反观战争,他相信神父的话,将信念的种子种在心中,希望将来的这份信念能唤回父亲的归来。没有了父亲的陪伴,这时候小男孩的世界观都是以自己的见闻所决定的,尽管弱小无助,尽管被无尽的嘲笑,他始终相信自己的信念能让父亲回来。
期间有趣的是当全镇的人都仇恨镇上一个叫山本的日本人,而神父却要小男孩与此做朋友。小男孩其实对山本也是抱着仇恨的态度,但为了能够实现最终的信念,他听了神父的话与“仇人”山本做朋友。他跨越自己的心理屏障,与自己的仇恨和睦达到人性的回归。
战争的那一端不是他们所能控制的,但世俗与人性却是都能为自己所控,最终在战争盛况下他们都给予了彼此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