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讲的是什么故事?你问谁?谁都会说,《西游记》讲什么故事还不知道,讲的就是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事。可是如果问《西游记》的主角是谁,大家会说,谁不知道,孙猴子嘛。可是照《西游记》的故事是唐僧师徒这个说法,唐僧是主角才是,到底《西游记》说的是什么故事。
我们来看看《西游记》这本书,《西游记》这本书最先讲的是石猴的出生,石猴怎样成为猴王,之后再去求学,成功学艺归来之后,欲成为齐天大圣,与天庭抗争,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之后,协助唐僧西天取经,终成正果。小说也结束了。
从小说的情节安排来说,唐僧师徒取经占了很大的篇幅,而且在小说中以这个故事为主,小说的名字“西游记”更是告诉我们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但是如果是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又何必在前面花了那么大的篇幅讲猴子呢,而且还很用力地刻画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呢?不,《西游记》讲的不仅仅是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它更是孙悟空的成长记。
孙悟空从他的出生到他的长大,就象是一个没人管教的熊孩子,他很聪明,而且还能勇敢,也很好学,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成为猴中之王,他才能下决心,放弃花果山的好生活,去外面历尽千辛万苦求学。孙悟空虽然聪明能力很强,可是没人教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他常常又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得到许多自己想要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后来,他对自己的能力过于自信,居然自封“齐天大圣”。而天庭起初对他的态度是容忍,觉得他还小,等他长大了就懂了。孙悟空象一个宠坏的孩子,后来发展为想要天上的月亮的孩子,没给他,他就不依不饶。
当然,这样的任性,给自己惹下了很大的麻烦,他被压在了五指山下,而且一压就是五百年。在这五百年的时间里,没有人身自由的孙悟空对自己行为不当或许开始反悔,开始反省,意识到自己错了。
这次,佛祖给了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可不要小看这个西天取经,孙悟空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彻彻底底意识到自己错了,错在哪里,他又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他之前一直狂妄自大,现在他开始知道自己的不足,懂得了谦虚。
西天取经不止让孙悟空得到改过过错的机会,更是孙悟空自我证明的机会。孙悟空是个人才,但是一直没有机会证明自己是个人才,他之前对天庭的许多行为不过是在向人们证明自己是个人才,而现在自己帮助唐僧西天取经成功,证实自己的实力,“齐天大圣”实至名归。天庭,三界,对现在的孙悟空是一种尊敬的眼光看待了。
《西游记》中,孙悟空从一个熊孩子,变成一个英雄。《西游记》可以说,是孙悟空的成长记,是他的个人奋斗史,在他在奋斗中,成他一举成名的,正是他帮助唐僧西天取经成功。
《西游记》讲的是什么故事?讲的就是孙悟空的成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