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先交代:
上海某985社科牲,研三,正在赶毕业论文。上周刚被导师“温柔”提醒:再交不出质性部分,就准备延毕吧。手上有18段深度访谈录音,总时长9小时42分,最要命的是一半被访者带西南口音,还有两段是线上会议录屏,背景狗吠+微信提示音齐飞。之前试过某免费转写网站,一小时稿子里“市场机制”被写成“吃香肠智”,差点原地去世。
Day 1 晚 21:00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把第一段录音(47分钟,三人焦点小组)拖进SpeedAI。界面干净到我以为进错了,没有弹窗广告,也没有“立即升级”大红钮。edu邮箱注册后系统送了60分钟额度,直接开跑。上传速度8MB/s,比我网盘快。
21:08 邮件提示“初稿完成”。点开一看,惊了:说话人A/B/C自动区分,连“嗯哼、对的”这种语气词都被过滤掉,但“情感劳动”“算法治理”这种专业词全对,只错了一个名字——“王筱毓”写成“王小玉”,一键改完。
21:15 把稿子里高亮的几处不确定处点开原音,波形图+播放条定位,3秒搞定,比Audition来回拉进度条爽太多。第一段净用时15分钟,而上学期同样长度我自己敲了4小时,手抽筋到贴膏药。
Day 2 午 12:30
趁热打铁,扔了第二颗雷:一段带重庆口音的线上会议,背景还有施工电钻。SpeedAI给了两个选项:通用模型/抗噪模型,我选了后者。
12:45 出稿,准确率目测95%,“制度弹性”这种词都没翻车,只是把“咯”“嘛”这些方言语气词统一写成了“了”,完全可以接受。更惊喜的是,自动把时间轴打在左边,我直接复制到Word再加表格,省去N步排版。
Day 3 晚 23:00
开始整 bilingual 字幕。Pr里原来手工对轴的噩梦历历在目。这次把已经转好的中文稿点“翻译”,选英文,2分钟出来双语对照,SRT+VTT一起打包。拖到Pr 2024测试,帧率对齐,无乱码,字幕条样式可调,省了我至少3小时。顺手把SRT上传到B站私人回放,自动生成章节,第二天组会师弟以为我请了外包。
Day 4 下午 导师办公室
把初步编码结果打印给导师,他边看边点头:这次文本干净,引用段落定位快。我心里暗爽——其实90%的“干净”都是SpeedAI替我干的。导师一句“进度可以”让我当场社恐痊愈。
价格部分
我用了47+52+38+61分钟,总共198分钟,edu价0.8元/分钟,消费158.4元,比学校外包报价(180元/小时)便宜一半,还不用排队等3天。60分钟免费额度抵掉后,实际支付110元出头,一杯手冲咖啡换一晚不熬夜,值。
小槽点
1. 网页端不能批量改说话人名称,得一个一个点,希望后续出“全局替换”。
2. 抗噪模型出稿稍慢,52分钟文件用了13分钟,但精度提升肉眼可见,慢我可以忍。
3. 中英混合句子,AI偶尔在中间加空格,需要手动删,不过比全文重新排版轻松太多。
总结一句话:
如果你也被大量录音+字幕+翻译按在地上摩擦,SpeedAI真的是“续命神器”。至少我这9小时42分,从“想死”压缩到“两天搞定”,顺利赶上学院初稿deadline。自己测一段最难的音频,再决定要不要让它陪你走完论文长征。祝各位都不再被转录折磨,早毕业早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