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缠论束缚系列,一定以最通俗的语言来写,没有什么晦涩难懂。既然是破除缠论束缚,当然不能以缠论传统视角来看,每篇都有新意。常常阅读,关于缠论的大小谜团,定会逐步破解。
大家都知道,缠论中有三类买卖点,每种买卖点都有非常明确的定义,我这里不想再重复讲解他们的定义,而是想换个角度说一些大家很少思考甚至根本不会去思考的问题。
在缠论体系中,由形态学和动力学两大部分组成,在定义买卖点的时候,第一类买卖点涉及到背驰,因此是动力学买点,第二类以及第三类买卖点,缠论定义中,给出的是形态学定义,比如第三类买点,次级别离开中枢,再次级别回抽不破ZG,即形成,只要满足形态就是。但是,大家是否思考过,第三类买点的动力学原理呢?
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很多人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明明是一个三买,却根本涨不高,稍稍反弹甚至弱势横盘一下直接下跌,然后解释就说三买可以走扩张,不必然是趋势,有错吗?当然没错,但是这样去抓三买,无异于是赌概率,搞两次之后,就开始畏手畏脚。然后又放跑大牛股,如此循环。
事实上,一个有效的三买甚至被称之为嗜血买点,之后走势往往快速上涨,短期内涨幅达到30%甚至50%都是常事。想问题一定要学会反向思考一下,比如,一个成功的三买之后有较大的快速涨幅,意味着走势进入到了主力拉升阶段,换句话说,这个票必然有主力建仓以及完成了洗盘动作。再直接一点,这个票必然有主力资金运作或者说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入。
大家都知道,缠师写缠论的时候是07年大牛市期间,大牛市当中,资金源源不断流入,一只票只要走出了中枢突破并回踩形成了三买,必然有大量资金追捧,三买成功率自然很高。反过来呢,你会在一只下跌趋势个股里面去寻找三买吗?
我们以日线图为例,要形成一个有效的三买,个股必然需要主力运作,而这个主力,必然不是短期主力,为什么?短期主力在运作过程中,不可能有时间去形成一个日线中枢然后突破,时间太长,而短期主力类型中的一波流型和接力型,都是快速上涨,最多就是回踩下10日线。
因此,在寻找有效三买之前,必然前提是,个股不应该在下跌趋势,而且此股有长期主力运作。而且这个主力类型《继续聊聊选股思路:识别主力类型(上)》最好是控盘型、猛牛型。这个个股出三买后,爆发力最高。
一只股票经历过大级别下跌结束后,然后出现长期主力逐步建仓之后洗盘(这个洗盘过程往往是形成中枢的过程)之后面临突破,而这个突破,就是所谓的离开中枢,之后一个回抽不重新回到该中枢内部,进入到主升浪阶段,当然会出现短期暴利。
换句话说,如果你还在下跌趋势中找所谓个股的三买,又或者在一只根本没有主力参与的个股中找三买,以及在很明显的短期炒作中找三买,迎接你的,很有可能就是所谓的中枢扩张走势,或者你找的所谓三买,根本就不是三买。
再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有效三买(指的是出现之后个股大幅度拉升)的动力学原理是:个股结束大级别下跌之后开始有长期主力建仓并完成洗盘,在拉升突破初期形成的反手洗盘,之后进入到主升浪阶段。要理解这个,就必须知道股票的上涨的动力来自于的资金推动。
而在下跌市场和震荡市场,入场并长期运作的主力自然相对牛市来说要少很多,这也是为什么三买的强度和市场类型息息相关。而想要在下跌或者震荡市场找到有效三买,第一步当然是去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个股。筛选方法可以参看本人的《选股思路系列》。
最后,近期有打赏还没进群嗯朋友可以留言,打赏进群的目的是筛选真心想学习的。群里以交流分享为主,目的是帮助大家更好更快理解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