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果你当过班干部,发过通知,一定有类似经历:明明用短信或邮件的方式,通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总有一部分同学没有阅读你的通知。即使有同学读过,但实行起来总会打折扣。比如,你让他把文件按“学号--姓名”的格式上交,总有一部分同学无视你的格式要求。
以上两种情况对应了文章标题中“被阅读效率”(以下简称效率)的两个部分:第一,受众浏览群发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概率;第二,受众理解通知内容占全部内容的比率。简而言之,第一要让尽可能多的读者阅读你的通知,第二要让他们尽可能的理解通知的内容,抓住通知的要点。
提升浏览率
针对第一点,今天我突然有了一点心得。因为班级要吃散伙饭,自然先群发通知,统计有几个人要参加。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我先后用群邮件和短信的方式,通知了同样的内容。几个小时以后,只有3个同学回复。突然,我想起微信也有群发功能,就用群发助手又发了一次,内容一样。结果,在短短几秒钟内,我的微信像是在附近的人里上传了一张裸照,消息提示音成不间断抽搐状,直接被回信挤爆了。
我很好奇,为什么内容大致相同的通知,会有这么大的差异。突然,我想起了前段时间读到一本书——《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里面的一个实验结论也许可以提供一个解释这一现象的视角。该实验论证了社会心理学中的一种现象——责任扩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书上定义是这样的:
在突发事件中,旁观者越多,人们心里的某种想法就越强烈,即“有人会去帮助他(或她)的,我就不必去了。”
这一点是如此的违反我们的思维定势,人数越多,竟然越少的人愿意伸出援手。若推广到通知,群邮件和飞信这两个信息载体,阅读受众已经习惯了我这个班长,长期在上面发布群体性的通知。受众可能觉得这些事情我不去做,也会有人去做。即使需要我去做,班干部到最后也会催我。这就是一种责任扩散。
反观微信这种信息载体,长期以来都作为社交工具。而聊天是双向的,甚至群聊里是多向的。这就不同于群邮件和飞信中,我单方面的发布信息,受众只是阅读。就好比群邮件&飞信就是微博,我就是大V,我一直在发,你一直在看。甚至面对群邮件和飞信,你都没有评论的机会。回想一下你是怎么刷微博的,难道会一个个仔细看吗?但微信不同,上面的通知已经不是通知,而是在聊天。受众不再是单方面的接收信息,他觉得自己在和我一对一的交流。这也正是那个实验中,面对突发事件,旁观者人数越少,做出回应的人数越多。
当然,这种方法在技巧上还可以进一步雕琢。比如,发通知时,尽量营造一对一的对话环境。尽量不要使用,“大家好”,“亲们”这种字眼。因为这给受众一种直觉的感受,你不止和TA一个人在说这件事。如果有软件可以实现群发通知时,开头加入受众的名字或昵称,效果应该会更好。
提升理解率
针对第二点,我觉得得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切入。但是,自己没有太多料讲。只是分享一些零碎的经验之谈。
1、通知的字数要尽量少。提取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重要信息点。
2、多个通知用阿拉伯数字分开。人类对信息,特别是未知的信息,是有分类倾向的。清晰的格式也是分类的一种。分过类的信息,会降低人的理解难度。
3、重要的信息点,如时间和地点,如文章开头我提到的文件格式。总之,任何你觉得很重要,而受众可能会遗忘的信息点,要突出它的存在感。比如,加红,加粗,调整字体大小等。
不足
用微信发通知也有弊端,微信需要联网,不像飞信是不受限制的。建议重要信息两者结合来用。
伦理讨论
看到这里,如果你是我的同学,是否会倒吸一口凉气,心想:“妈的,蒋段子这人心机太TM深了。”有趣的是,前几天,有人在网上评论我的文章——改变心理学的普通人们——《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书笔记
任何试图操纵别人(尤其是亲近的人)、侵犯他们自由意志的想法和行为都是罪恶的,这是傲慢。
这个问题就上升到了哲学层面了:“不择手段,达到最高道德”,是否正确?程序的不正义,是否会导致结果的不正义,无论你的目的是否正义。我个人比较认同前者,正如孟子所言
(彭更)曰:“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与?”
(孟子)曰:“子何以其志为哉?其有功于子,可食而食之矣。且子食志乎?食功乎?”
曰:“食志。”
曰:“有人于此,毁瓦画墁,其志将以求食也,则子食之乎?”
曰:“否。”
曰:“然则子非食志也,食功也。”
一言以蔽之:发乎善心,论心不论迹;由乎恶意,论迹不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