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仍然年轻

我 们 仍 然 年 轻

   ——在如师77届文二(1)班毕业42年聚会上的发言


(说明: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系2019年4月19日在同学聚会茶话会上的即席发言。聚会结束后,我根据回忆,写了此文。籍此,既可以为聚会留下文字资料,也为未参加聚会的同学作点弥补。不当处,欢迎批评指正。)


李老师、葛老师、各位老同学、各位兄弟姐妹: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在这百花盛开、万树放绿的美好时节,我们文二(1)班的36位老同学,历经42年的阔别,重新汇聚一堂,这是人间少有的盛事。这使我们非常高兴,同时也倍感幸运。



昔辞如师彩云间,四十二年一日还。两岸史诗唱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这特殊的时刻,我们特别怀念袁美兰、任淑珍、刘熙、曹亚东、陈其龙五位老同学。他们过早离开了这个既充满挑战,又充满机遇的精彩世界。同时,我们十分想念刘少仁、王先德、郭照明、殷德美、徐爱萍、袁中平、吉秀梅、张元洲、丁树林、储开凤、刘建红等11位老同学,他们由于健康原因和其他原因,十分遗憾地缺席了今天的聚会。我们还十分想念韩觉民、姚烺强、周洪钧、刘金赋等老师。师恩难忘,我们永远不忘老师们的教导。


年轻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曾经年轻。


42年前,当我们在母校聚首时,我们是20来岁的年轻人。正如毛泽东诗词里所说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我们曾聚集在青砖为墙、小瓦盖顶的老教室里汲取人类文明的精华,思索宇宙的奥秘;泥土飞扬的操场上,留下我们的足迹;老琴房那吱吖作响的地板上,留下我们的脚印;城郊宏坝大队的农田里,渗透着我们参加农忙劳动时洒下的汗水;碧水荡漾的宏坝河水,见证着当年开挖此河时,我们留下的劳动号子。我们曾屡次参加班级团支部组织的“民主生活会”,不留情面地批评自己的“私心杂念”,表达自己要求进步、向党组织靠拢的愿望;我们曾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参加县里组织的“万人大会”,欢送如皋中学那位辞职下乡当农民的老师下乡务农(当时我们的同学中,也有人曾退学回乡当农民);我们还曾应如皋县委、县革委会的要求,下乡收集阶级教育资料,为举办“阶级教育展览馆”准备素材。



42年前,也许时代并没有为我们的发展提供很好的条件,但我们还是抓住既有机遇,积极向上,努力成长;也许当年的母校并没有为我们提供非常优越的教育机遇,但我们每个人以母校的教育为基础,在终身教育的潮流中,不断学习、锻造,卓有成效地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质与职业素养;也许我们之间曾经错过爱情,但我们没有错过友情。


42年过去了。在这42年漫长时光里,我们每个同学在不同的岗位上,努力地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我们中的不少人,曾取得辉煌的成绩,获得耀眼的荣耀。同时不少同学曾经遭受各种各样的人生挫折。有的同学曾经历人间少有的痛楚,失去至亲的亲人,有的同学甚至接连失去亲人。但我们没有被困难、挫折、痛苦所吓倒、所征服,我们挺着胸膛,顽强地战胜困难与挫折,终于走到今天,并且与昔日的同窗、当年的兄弟姐妹重新团聚。


年轻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老龄化的今天,我们仍然年轻。


你看,黄桐大哥的体格,比当年更强壮;惠珍大姐的身体,比当年更健康;珍华大姐,比当年更漂亮;德萍大姐的性格,比当年更坚韧,也更有才气和智慧;秀骥同学,比当年更具有艺术家风范。


如今,绝大多数同学已离开昔日的工作岗位,个别同学仍在有关岗位奉献余热。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会再遭遇人生挑战。当前,我们面临着两个方面的严峻挑战:一是怎样看待生命的本质与有机体的衰亡;二是正确面对各种疾病的威胁。


我们这个星球已有大约50亿年历史。当地球表面冷却下来后,地球上逐渐滋生出植物与动物。数百万年前,地球上诞生了人类。早期的人类,与其他动物相比,并没有质的区别。大约2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早期智人,由于智力超群,从动物界脱颖而出。10万年前,智力水平与当代人大体相当的晚期智人逐渐成为世界的强者甚至主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新陈代谢及相应的进化,一刻也没有停止。所有生物个体所具有的形态,都是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临时形态。如果新陈代谢停止了,所有的生命都会凋亡。可以说,所有活着的有机体的存在形式,都是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临时形态。这正是生命(包括人的生命)的本质。


人类的身体,在走向衰亡的过程中,身体方面的麻烦会越来越多,这些麻烦会越缠越紧,越来越难以克服。在这个过程中,人生质量将逐渐下降,生活乐趣会越来越少,人们对世界的留恋会逐渐减弱。最终大自然会遵循生命法则,为走到生命尽头的生命个体,安排具有人性化色彩的结局。对人来说,这样的结局虽是无奈的,却也许是不错的。


生命短暂,在有限的生命周期中,我们要活出质量。人的生命的质量,可以以幸福程度为指标,从长度、宽度、深度三个纬度来衡量。也就是说,我们应力争做一个幸福而长寿的人,做一个事业成功、家庭和谐、朋友众多、知识渊博、兴趣广泛、受到社会欢迎与尊敬的幸福人,做一个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成长为行家里手甚至专家的幸福人。


当前我们所面临的第二个挑战,是各种疾病的威胁。由于年龄原因,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在健康方面所面临的最大威胁,首先是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与细胞的恶性变异。其次,随着抵抗力下降而多现的细菌与病毒的感染,有时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再次,糖尿病、帕金森综合症、颈椎疾病、腰椎疾病等病症也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我们。


面对这些威胁与挑战,我们应当具有乐观的心态、“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与科学的应对措施。为了健康,我们应当放弃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生气沮丧、久坐不起、老是熬夜、暴餐暴饮、过量吸烟、贪杯酗酒、懒于锻炼等生活形态,我们必须彻底杜绝。


年轻也是一种心理状态,我们仍将年轻。


如今我们这班兄弟姐妹,正在向黄金年龄70岁迈进。即使再过10年,我们仍将年轻。让我们像苏东坡一样,一起做一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吧。


叶剑英元帅80岁那年,曾写下著名的《八十抒怀》。诗中有两句名句: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我提议,等我们活到80岁时,再组织一次同学聚会。聚会时,我们大家一起迈开脚步,和着美妙的音乐,跳一首《青春圆舞曲》。


谢谢大家!



                      2019年5月10日


说明:聚会茶话会现场(会议开始后,首先请杭校长介绍学校42年来的发展概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